第(2/3)页 而唐僧又是熊翰林的大客户,如果鲍老板吃亏了,熊翰林会帮忙补上…… 结果没等鲍老板问呢,何仁已经在那边和宝友们报上价了,“看大小和成色,五百来万吧,可以直接做山子,或者切开做小摆件,剩下的车珠子。” “那可太浪费了……” 鲍老板忍不住插了一句,这么大的沉香,怎么能车珠子?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既然何仁都开了价,鲍老板也觉得还可以,那不如自己收了,“何理事,不知你有没有出手的想法?” 何仁看了一眼唐僧和赵姐,很明显,如果他们想要,何仁就优先卖给他们。 鲍老板也是一脸期待地看向两人,两人犹豫片刻,齐齐摇了摇头。 唐僧是独爱紫檀,赵姐倒是有点想法,可是她的资金不多,五百万买块沉香,还要自己找人雕刻,还不如跟着唐僧一起做生意呢。 何仁笑着看向鲍老板,两人握了握手,就算成交了。 鲍老板很是高兴,何仁只收了五百万,算是打了个小折,他说什么都要请何仁吃饭。 何仁连连摆手,他还要继续逛市场捡漏呢。 结果没等何仁走出大门呢,鲍老板就追了过来,“何理事,你喜欢黄杨木吗?” 何仁眉毛一挑,“黄杨木?木雕?” “不是,听说是大件!” “哦?”何仁的兴趣来了,“有多大?” “具体的东西还没看见,我只知道是一个书架。” 这下连熊翰林和唐僧都激动了,“真的假的?” 宝友们则是一脸懵逼,黄杨木?没听说过,有什么可激动的? 何仁笑道,“如果真是大件确实值得激动,黄杨木的生长速度极慢,行里有句话叫‘千年难长黄杨木’。” 宝友们都震惊了,真的假的? 何仁摆摆手,“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就有记载,‘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 “苏东坡还写过一首诗,也提到了黄杨木,‘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