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南沿海倭寇匪患困扰我大明多年,倭寇嚣张如斯,朕早有解决此事的想法,只可惜之前财力不足,不过如今我大明国库稍稍充裕一些,北伐连连大捷,也是时候解决此事了!”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说来!” 朱元璋笑着道。 别看朱元璋笑盈盈的,但是一双眼睛不停在百万脸上扫视着,几乎每个官员此刻的神色都被他看在眼里。 那些皱起眉头/面露不满之色的官员,自然是被朱元璋默默记在心里,到时候让锦衣卫好好查查。 李善长神色了然,似乎已经猜到了朱元璋会这样的打算。 “陛下,当真决定要对付东瀛么?” 李善长大声开口问道。 朱元璋点点头,“君无戏言,再说了朕都砍了这东瀛使臣,就当是提前祭旗,渡海东征东瀛,这事没得商量!” “你们要做的就是帮朕想一个完全之策!” 听到朱元璋如此坚定,百官们也明白这事是非做不可了。 “陛下,若只是在海上清剿倭寇/海贼,这个好说,直接将咱们的各路水师调动出海即可,可若是想要征服东瀛本岛,这难度丝毫不亚于北伐!” “没错,一旦对东瀛动手,我大明便是两线作战,北方近万里的路上防线以及东南沿海近万里海防,都将承担巨大压力,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也将变得动荡起来。” “想到拿下东瀛,可以参考北元王朝忽必烈东征以及大唐和东瀛的海战,这里面天气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综合实力,我大明自然远强于东瀛,但论水师实力却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听说东瀛现在并不是大统一,而是分成了南朝北朝,或许这点我们应该利用一下。” 宫殿百官们,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此刻都热烈讨论起来,不少武将更是兴奋不已,只要打仗就有军工,以蓝玉为代表的武将此刻最为积极。 朱元璋听着百官们的讨论,也很是满意,当即开口道:“这次东征东瀛,务必一战定乾坤,所以准备充分很重要。” “郭资。” “臣在。” “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郭资朗声道:“回陛下,如今户部账上一共有七百八十九万零十两银子,这主要是来自永安府交易所上缴的印花税/永安府捐款/永安府派出徭役费用等等,另外今年秋税很快入国库,除去花销,最终大概能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哈哈,难道国库有这么多的结余!”朱元璋乐开怀,虽说大部分都靠永安府,但总归是有钱了不是,这可是难得的富裕仗啊! 而且朱元璋的内帑现在也有数百万,一句话他现在有的是钱! “这样.户部调五百万两,再从朕的内帑拿出两百万两,一共七百万两作为这次东征的军费!” “传令东南沿海诸省,以各地水师为核心,练兵备战,各地造船厂都给朕运转起来,打造船舶器械!” “户部/兵部/工部都给朕行动起来!” “是!” 郭资以及兵部/户部的官员连忙应下。 接下来朝堂上又讨论了关于这次东征的细节,这些东西最后都会汇中为细则,整个东征计划就成了。 由于讨论东征的事情,早朝的时间比以往还晚了一个时辰,而在早朝之后,朱元璋更是叫住李善长/郭资/吕昶/蓝玉等文武大臣又到太和殿商议一番,这里面讨论的就更为仔细,涉及到出兵日期/军队调拨等等。 丞相府。 虽然身边有两名美妇按肩捏腿,但是胡惟庸脸色却相当难看。 经历昨天那事之后,胡惟庸越发感觉到不安全,生怕哪天朱元璋也会像杀东瀛使臣那样,把他也给杀了。 之所以告病请假,就是为了像朱元璋表达服软的意思,当然了这只不过是表面,胡惟庸这样做也是为了稳住朱元璋,好在这段时间内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如今东瀛使臣已经被朱元璋杀了,而足利直义也落在了欧阳伦手里,他和东瀛的联系几乎断绝,京城内倒是还有一些东瀛人的暗探,只是这些人这会都躲着他,毕竟如瑶曾可是跟着他进入皇宫然后被朱元璋杀的。 一边是朱元璋的血腥警告,另一边又和重要盟友东瀛失去联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