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眼镜死死盯着欧阳伦,似乎是在期待欧阳伦继续说下去。 欧阳伦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还真就继续说了起来,“大明立国还不到三十年,百姓、商人对于整个大明的认同感并不强,所以多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事务中来,能有效的增加他们对大明的认同!” “一想到大明是他们推着独轮车以及扛着物资送到前线,才如今这番模样,他们很难不对这大明有认同感吧?” “这只是其一,其二.正如陛下说的那样,百姓若是这次在参与过程得到了荣誉、奖励,他们便会自我肯定这次所做的事情!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大明朝廷想要再次获得百姓、商人的帮助将会容易得多!” “未来若是发生同样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开口,商人、百姓就会主动来提供帮助,有了商人、百姓的支持,很难做成事情啊!” “太上皇、陛下应该想象得到,一旦百姓、商人都拥护大明,大明的江山将是何等的稳固!” “为了江山稳固,花点钱.这不为过吧?” 听完欧阳伦这样一番话,朱标率先反应过来,之前朱标认知中,大明的百姓是真正的大明子民,直到现在才明白,大明的百姓还真不一定是大明子民,因为他们并未真正的认可大明! 这就是欧阳伦所提出来的认同感! 的确是这样,即便大明如今发展得相当不错,百姓的日子也变好了很多,可是毕竟大明成立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区区二十多年而已,仅仅二十多年就想要百姓对大明有太深的认同感,这的确是太过为难了。 想到这里,朱标不由得吓了一跳,大明表面上的繁华,让朱标都产生了错觉,这真是不应该啊! 不过好在经过欧阳伦的提醒,朱标也是反应过来了,而且现在解决办法就是现成的。 “妹夫所言真是太对了,朕举双手赞成!” 在理解了欧阳伦的话之后,朱标直接夸赞起来。 同时朱标的内心不禁感叹起来,自己这个妹夫简直就是当世诸葛亮,不不,其智谋怕是比诸葛亮更胜!有欧阳伦当自己的妹夫,这绝对是他朱标的荣幸,也是大明的荣幸! 心中更是羡慕,欧阳伦脑子里面的点子就像是海洋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要不是朱元璋还没有表态,朱标会当即下令,让大明朝廷立刻执行欧阳伦的建议! 提升百姓对大明的认同感这一点相当的重要! “父皇,儿臣以为欧阳伦妹夫所言甚好,咱们不如就给参与征伐北元战事的商人百姓荣誉和奖励吧!”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也逐渐领悟过来,倒不是说朱元璋没朱标聪明,而是这种观念性的东西,一时间想要转变过来那是极难的,特别是朱元璋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不就是收买人心么! 而且还是手段特别高明且毫无痕迹的办法! 论洞察人心,他朱元璋可是高手! “哈哈!标儿你说得太对了!” “咱们是得听欧阳伦得!” “欧阳伦伱的办法不错,朕到底是老了啊!脑子没你们年轻人灵活了!” “百姓、商人这次在征伐北元之战中立下的可是汗马功劳,不能因为给了他们报酬,就忽视了他们对于整个战役的贡献,咱们还给士兵、将领发俸禄了呢!这不还是要奖励、荣誉么!” “意思都是一样,咱是彻底想明白了!哈哈!” 说着朱元璋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不过.咱们该给百姓、商人赏赐些什么呢?历朝历代可都没有这样的先例,那些野蛮族群的瓜分并没有参考的意义。” 说吧,朱元璋便一脸笑意的看向欧阳伦,眼神里面充满了期待和柔和。 见状,欧阳伦心里一阵翻白眼。 这老朱和娘们一个德性,变脸比翻书还快,要知道这老朱刚刚都还是对他冷眼相向,各种否定拒绝的。 不过对于朱元璋的脾气性格,欧阳伦也是早已习以为常,也懒得计较,而是缓缓开口道:“太上皇,这事其实也很简单,户部之前就有给百姓送福利的经验,这事就交给户部吧,定会将这事办好的。” “嗯嗯,欧阳你办事,咱自然放心,只是这费用?你知道大明先是修京平铁路接着又和北元打了一丈,这国库实在是紧张,你身为户部尚书可得多废一些心思啊!” 朱元璋开口道。 听到这话,欧阳伦心里的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老朱啊老朱,你可真苟啊! 又想要笼络人心,还不想出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