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最小校友-《钢海沉浮》


    第(2/3)页

    就这样柏运红导师带着陈树连续见了四五个同学,尤其是到周正荣身边的时候,陈树停了下来没有再继续的打算。导师也看出了陈树的意思,也就没有再招呼他。

    “小陈,这么叫不为过吧?好像你真的是这次聚会岁数最小的。”

    “看您说的,这里数我最小,叫我小陈也是应该的。你是我的老学长,还有太多事情需要向你们学习,这么叫我应该的!”陈树客气了一下,顺势在周正荣的身边坐下。

    “我看院长和柏老师都对你挺熟悉的,他们两个还故作神秘不跟我说,要不你跟我说说?”周正荣好奇的问道。

    “我是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毕业就参加工作了,考虑的就是赚够学费了再考研,只是没想到一年就赚了二三十万。一兴奋就报名了,招生要求根本就没看,而且那一年我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理所当然的报了MBA。”

    “毕业工作两年才允许报考MBA,估计全国也找不到我这样的乌龙,学校才把我调剂到了企业管理专业,就是这件事让我出名了,研究生院估计没有老师不知道这件事的。五月份我接手银行抵押的倒闭的轧钢厂,六月份改造结束正式投产,现在我又上了六台40吨的电炉。”

    “可以说我把所有赚的钱全都投进去了,还背着不少贷款,只要把握方向不出问题,只需明年一年,我就有把握把银行抵押贷款还清。现在我妻子名下还有一个钢管厂和一个镀锌管厂,也就是我名片上的公司。”

    陈树越说周正荣的眼睛睁得越大,两年时间白手起家,创下资产过亿的企业,绝对是神话一般的人物。

    “生不逢时啊!如果再早上三五年,或许你现在也是那些几百万吨年产量的大型民企中的一员。”看着陈树周正荣有些感慨,现在这些大型的民企那个不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只是有初始资本的不少,敢干的真不多。

    “老学长,虽然您说生不逢时,但我相信我依然能够进入那个行列,只是对产业政策不太了解,很多信息都不知道。现在更担心的是项目上马之后,最后却又不让生产了,那才是最为难的!”

    周正荣愣了一下,怎么也没有想到陈树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进入高炉炼钢的想法。不过站在陈树的角度,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自己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什么不能涉足源头产业?

    “原则上……原则是国家已经停止钢铁、水泥等过剩产业的重复建设,但对于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市场存在空白的,国家并未禁止进入。现在小高炉国家已经全面禁止上马,但仍然有部分厂子违规上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