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虽说是改进了一些地方,但大体格局没变。 更让李航在意的还是那架没成型的研驱-1型驱逐机。 ‘研驱-1型’只是暂时的称呼,最后到底叫作什么,还需要后续确定。 不过定好了薅羊毛的计策,老周应该会很热衷的。 “大队长,这款飞机就是你们设计出来用来装备我们一线部队的?”看着眼前这个连骨架都没完工的飞机,周智凯有些好奇,“性能如何?” “实际性能还不知道,但用的是伊15和伊16的M-25发动机,设计性能参照的是伊16,设计最大时速是450公里每小时,装备2挺7.62mm航空机枪。” “这么好吗?要是能有这个性能,不比我们现在的飞机差多少了,就是火力差了点。”周智凯有些意外。 “还没造出来,不好说性能如何,可能达不到。”李航其实也有些担心。 不过再怎么也得把原型机造出来,这样才能根据试飞的情况来改进。 “比伊15和霍克三好就行,起码我们也有自己的飞机,说着我这都有些期待了。大队长,这次要不要换我来试飞?”周志凯直接搓着手激动地看向李航。 “你这么想当试飞员?这可很危险。”李航提醒了一下。 “大队长你之前就敢开那架木头飞机,如今这飞机还是研究所造出来的,我要是不敢岂不是太胆小了?” “这个事情后面再说,原型机什么时候能造好都还不一定。说不定那个时候,我们都调离成都了也有可能。” “调离成都?又要打仗了?我们都要上吗?”周志凯有些惊讶。 “你这不看报纸的吗?徐州那边的大战都要结束了。 一旦日军攻占了徐州,下一步肯定是进攻武汉,逼迫我们国家投降。 武汉的地位那么重要,国府肯定会想尽办法固守的,我们第九大队虽然只有两个中队,但也是一股力量,不可能还在成都训练。 所以等老郑那边回来,我们就得抓紧训练了。” 两人在研究所没待太久,就回了基地。 如今老黄和王竹去了苏联,肯定会引进一批战机的,短时间战机不会太缺。 缺的是飞行员。 就像李航的第九大队,本来老周是想按照每个中队12名飞行员配备。 如今整个第九大队也只是配了20名飞行员,按照每个中队10名飞行员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