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航要的其实就是去年两国首脑在开罗会议达成的援助飞机剩余的那些。 达成的协议是581架,实际上只到位了158架。 没到位的飞机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美国为了保障欧洲战场,尤其是已经开始的诺曼底登陆,把不少本该援助给中国的物资抽调了。 其次就是史笛葳截留了不少。 此次李航其实也没全部要回来。 他跟史笛葳达成的协议是P40N战斗机160架、P51战斗机80架、B25轰炸机70架、B24轰炸机30架、C47运输机40架、P38侦察机20架,一共400架,比下差的423架差点。 具体的飞机也有出入,例如轰炸机和侦察机就不够,就用运输机来凑。 而且这些运输机原本就是美军用于执行驼峰航线的二手飞机。 如今中印公路基本畅通,驼峰航线虽然还在,但却不需要那么多运输机了。 但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也可以了。 不过那些P51野马战斗机也是B或者C型,D型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军第10和第14航空队都还没装备。 即便如此,在中国战场也足够了。 “李航,你这次算是立了大功,只是史笛葳就这么同意把这些飞机给我们?” “长官。这些本就是该给我们的援助。” “史笛葳没提要求?” “这个自然有。”李航随即把史笛葳建议让自己随美军观察组去延安的事情说了。 听到这个要求,老邹眉头微皱。 “你答应了?”老邹忍不住问道。 “卑职只是答应,若史笛葳梦说服国府,卑职可以冒险同行。” “倒是难为你了。估计美国人也是觉得你好交流一些。”老邹看到一脸决然的李航,便为其对空军的付出感到愧疚。 “若只是去延安待几天,就能换回数百架飞机,卑职受些委屈也无妨,就当去延安看看风景。” “那地方有什么好看的?都是黄土高坡,听说那些人都住在窑洞里,条件很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