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观众朋友们,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咱们的理科状元苏成意同学。 接下来我们将会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 记者显然是有些激动,拿话筒的手微微颤抖。 苏成意单手插兜,斜倚在栏杆上,对着镜头漫不经心地点点头。 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风过林梢,也将他的额发吹得微微飞扬。 他轻松而随意的状态和旁边紧张又激动的记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的总分是惊人的737分了,方便说说你的单科成绩吗?” “语文140,英语147。” 苏成意说完这两门,就顿了一顿,示意已经说完了。 因为扣掉的十三分都在这里。 “那么理综和数学都是满分,实在太厉害了! 众所周知,对数学和物理这两门感到头疼的同学一定很多。那么可以稍微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学习这两门课的心得吗?” 很常见的问题,大约都能猜到记者一定会问学习方法之类的。 所以苏成意给出的回答也很笼统。 “高考数学的话,更多还是对于基础的一个考察,我的建议就是在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情况下,再根据自身情况去进一步刷进阶的题目。 物理的话我个人认为兴趣最重要。首先要喜欢这门课,才能学好。” “查到分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比较平静,因为已经被招生办告知过结果了。而且自我感觉发挥还算正常,就应该是这个分数左右吧。” “现在大家都叫伱天才学神,你自己对于这个称号有什么感想吗?从小就是天赋型选手吗?” “我不认为自己天赋很高,努力是可以达到这个程度的。”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没有,我是个无趣的人。” 苏成意面不改色。 “可是我们打听到你会的技能很多哦?” 记者一副“请看VCR!”的表情,苏成意已经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了,只得叹了口气。 视频一开始,首先是笑容满面的苏泽朗挥着手出现了。 “喂喂喂?(拍话筒)喂喂喂?” “苏先生您直接说就行,有声儿的。” 记者的声音有些无奈。 “哦哦。大家好,我是省理科状元、很有可能是全国理科状元的苏成意同学亲生的、唯一的父亲!” 这奇异的自我介绍显然让记者陷入了沉默,还好苏泽朗根本不需要被问问题,自己就可以侃侃而谈。 “我家孩子从小就爱学习,爱看书。性格呢,也有些内向。 但可以理解吧?高智商的都这样,是有点怪癖。我小时候也脾气怪,哎,确实是遗传了我很多优良基因.” “也就是说苏先生本身也是学霸吗?是从哪所高校毕业的呢?” 记者眼睛一亮,感觉挖掘到了一些可以用来炒作的话题。 比如“高智商父子体现基因的重要性”“状元从出生开始就已经赢太多了”“一家子都是学霸”之类的。 没想到他这话可是无意间戳到苏泽朗的痛点了。 苏泽朗尴尬地挠了挠头,就转移了话题。 总不能如实说自己高中就因为拉着同学搞乐队被退学了吧! “啊哈哈,学习之外呢,兴趣爱好也得培养。我买了很多乐器在家里,像吉他钢琴架子鼓啊,打小就是手把手教! 我儿子那水平,别的不说,绝对是上得了台面的。不光是智商,音乐细胞也继承了他老爹的,哈哈哈哈哈!” 记者听得频频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了“多才多艺”这一特征。 苏成意不知道苏泽朗是怎么吹得出口的。 他列举的这几种乐器,自己的水平稍微学过一点的内行人都能看出来,是纯正的半吊子。 还好记者没有从哪里掏出把琴来让他现场表演一下,不然他都快社恐复发了。 接下来出场的是杨柳。 比起苏泽朗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的风格,杨柳这边就显得比较像正儿八经的访谈了。 镜头首先给到了桌上燃烧的香薰,杨柳端着茶杯,笑得很是温婉知性。 苏成意想了想,据他所知,自家老妈是从小到大都不碰茶叶的,嫌苦。 又在凹人设了。 “拍到了吗?这个角度显不显得我脸大啊,什么已经在拍了?咳咳. 小意的确是个聪明孩子,学习上我从来没有操过心。 最担心的反而是他的性格会不会过于内敛,太早熟了一些。 但后来也想明白了,世界上有可以一直保持童心的人,那也可以有生来就稳重的人对吧?” “我家父亲,也就是小意的外公。他们属于是有点隔代亲的效应,彼此很亲近。 我爸很笃定地说过小意不是情感淡薄的人,所以我也是愿意去赞同的。 因为他看人很准嘛,当年也劝过我不要跟某些小混混结婚.扯远了不好意思哈。” “兴趣爱好的话,他喜欢看书,看纪录片。从小就是,不管什么类型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陪他在客厅玩,那时候他还很小,我在沙发上不小心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他坐在地上认认真真地在看一部叫什么《外星火球》的片子 就从那时候就觉得这孩子是有点不同寻常的。” 杨柳所说的这件事苏成意自己是毫无印象的,但记者显然是听得很有感触,记下了“博闻多识、求知欲强”这一特征。 下一个出场的李璐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显得有些心虚。 苏成意推测她的心虚是来自于成绩公布以后顶不住压力,暴露了他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这件事情。 “兴趣爱好的话,可以参考我们一中的校庆视频,他的二胡拉得很好。 顺带一提,欢迎大家报考我们一中哈~ 状元的选择!你值得拥有! 咳.跑题了不好意思。 苏成意除了优秀以外呢,还有一个字就是——稳。我也算是见过许多类似的天赋异禀的学生了。 但像他这样从来没有过滑坡的,的确是万里挑一。 从他身上你能看到同龄人很难有的那种沉稳镇定,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虽然作为老师,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他太过懂事而感到更加担心。” 李璐笑了笑,像是开玩笑一样说出了最后这句话。 记者摇头叹息,写下了最后一条特征:“谦虚自持,处变不惊”。 这都快把自己夸成个圣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