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夜当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风起-《剑尔》


    第(2/3)页

    那叫莫九的年轻师弟,闻言脸色微红,一旁便有其他弟子打岔道:

    “师兄以那篇意气赋为题,虽说是考校背书,可若是寻常书生怕是很难看清羊皮纸上的字都难,除非修炼过内家心法,有一定武学基础。”

    李子京笑着道:

    “我六艺书院招人当然不止是招收文弱书生,天下文采风流之人不止凡几,有几人能征战沙场,有几人能笑傲武林,又有几人能千万人在前,亦往已?”

    杏坛内众人大多笑而不语,大多心想师兄又开始了。

    ......

    六艺书院有六科,六科又名六部,此时站在书部外的众学子自然不知道这张羊皮纸除了考究他们在书法上的能力外,还考究他们的武学修为,毕竟如果只有武学修为没有书法造诣,就算看的到字与字之间的线条,也难轻易辨识出这种六艺草书的文字真相。

    一名学生在将双目瞪的通红流泪之后,愤然甩袖下山,这一人开头,便有无数人跟着下山,许多人还要留下一句“六艺书院如此胡闹,我还要参加几天后的春闱呢。”

    李长青有一件事没有告诉杨源,他不知看了开篇的两句,甚至在刻意调动气机之下,他能看到整张羊皮纸上的大小脉络,这些脉络组成文字的精气神,最终构成一幅幅文字的山川大河,只是他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些文字的具体意思,但即便如此,他也慢慢读懂了前面几句,而随着时间推移,那香炉里 的青香已经越发短了,时间变的越来越急迫,也有越来越多的考生颓然转身下山。

    原本与几名弟子呆在杏坛的李子京,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横门不远处的一处草甸上,冬日里褐黄与淡青相交的草甸,承托着李子京本就不同的长衫越发灵气。

    远处始终仰着头流着泪的年轻考生们出奇的没有注意到这样 的人物,不知是发觉到考生的专注还是怎么,李子京嘴角微微翘起,缓缓转身离开。

    当正午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落在书部外的横门上时,剩下的三百余人全部上交了宣纸,众人缓缓绕过杏坛,向更高的地方攀登而去。

    不知何时,杏坛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天道以长,人以心力阀之,铺以赤诚,方引天地,以人心丈量天地之长短,荡六合之鬼祟,青衿在前........”

    许多向上攀登的考生一脸恍然,转身往下杏树下的那方学堂,一时之间无数学子遥遥拱手执礼。

    ......

    射部所在并无横门,而是一块奇石,上镂刻有射部二字,射部的弟子也不像其余弟子那样穿着寻常的青白色冬季常服,而是穿着简单的短揭,六部本就以环形的方式环山而建,射部的占地面积更大,行过射部的那块造型尖尖如箭矢的奇石后便能看到辽阔的的大坪,大坪上摆放着各式箭靶。

    而射部的测试也最简单最直接,宽阔的大坪上,众考生一字排开,射部的大师兄也最不神秘,令人奇怪的是了,这位大师兄身上似乎也并没有其他书院弟子身上那种书卷气质,满脸的胡须,一头精悍的短发,手臂与双腿上充满力量感的古铜色肌肉,腰间一柄短刀,背后一张普通的黄杨木弓,给人一种走错地方的感觉,这里不是六艺书院,反而是南诏军方的训练场,至于这位样貌惊人的大师兄则是某个脾气暴躁的军队都尉。

    此时众考生已经人手一张黄杨木弓。

    “我六艺书院,虽不强求每个人习武,可既然武道也算是六艺的一部分,那么总不能太寒碜了,我杨劲是射部的大师兄,但是也不想难为各位,就拿这普通的黄杨木弓,规则也简单,谁的准,劲够大,谁的分数便更高。”

    意外地语气温和好说话的射部大师兄杨劲笑着说完,便缓缓离开大坪,示意众人可以自行开始。

    杨源有些沮丧,特别是在看见长青轻松将木弓拉成满月之后,他有些泄气,以来在书部的羊皮纸上,从收笔速度来看,李长青明显记住的更多,再看这射部的考核,从架势上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就不是好惹的。

    不过在李长青射出有力的一箭却射了个空后 ,他便渐渐释怀的,将李长青的臂力归纳为,其年龄比自己大,力气也更大。

    这样的情况时不时地发生,无数考生好不容易拉出了弓弦了,却在射箭时毫无准头。

    可场间突然有一处地方爆发了一片惊呼声,原来有人连射三箭,箭箭射中靶心。

    李长青与杨源也偏头去看,杨源有些无法忍受万众瞩目的目光不在自己身上,嘟囔道:

    “不就是会射箭么,怎么不参军去,考什么六艺书院啊。”

    长青摇了摇头道:

    “我看他不止会射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