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夜当空 第一百十八章 乐部袁晴儿-《剑尔》


    第(2/3)页

    当曼妙的乐曲落幕时,沿着山腰修建的奇特长廊,白色的纱幔猛然上扬至廊顶,整个廊道内豁然开朗,所有原本弹奏的弟子们抬头看着廊道外,站立的应考诸生,大多面露笑意以及深深的好奇。

    为首的年轻女子收起古筝,缓缓走到廊道前边,看着众人笑着道:

    “诸位考生,欢迎来到这里,我是乐部的大师姐袁晴儿。”

    一时之间山间极为安静,二百多名考生竟然无一人发出多余的响声,全都聚精会神地听袁晴儿温和的嗓音。

    直到接下来袁晴儿的一句话,唤醒了众人的如痴如醉。

    “方才诸位上山之时,我等便演奏起了这曲青云颂,除了意在祝愿各位平步青云以外,这首青云颂在演奏的过程中,我等故意制造了几处错误,而我乐部的考核便是,你们将这些错误写下来,错误发现的越多,成绩自然也就约好。”

    此话一出,在场诸生个个心惊胆战,毕竟方才过于陶醉,即便平日里能发现的错误,也随着那些沙幔消失没了踪影,何处去找错误啊,而且总不能跟这个大师姐说,你们人美,弹的更美,美的忘记发现错误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时间应考诸生窃窃私语起来。

    杨源挨着李长青,郁闷地道:

    “本天才的确发现了一些不妥,可想在既然是六艺书院的师姐师兄们弹奏,必定是不错的,结果我便没有记下这些错误,果然六艺书院没有省油的灯啊,竟然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李长青摇了摇头道:

    “我就没什么好可惜的了,反正我对音律是一窍不通的,错与不错在我耳朵里都很好听,而且我觉得曲子好听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形成定式,又不是数科的题目。”

    杨源摇了摇头,一脸看无知俗人的眼光看着李长青道:

    “高山流水之所以是高山流水,是因为曲子自然又他的节奏与脉络,你擅自更改了以后,即便你说是高山流水,那也断然不是同一个曲子了,若果按你这么说,我们都不需要学乐曲了,随便弹奏,只要好听就行了。”

    李长青微微蹙眉,他对这些东西真的不太懂, 因为对这场考核的没有自信,在诸位考生忙着上前领取作答的宣纸时,他独自一人悄悄沿着廊道,向稍微安静一些的地方走去,毕竟这一天从亥时开始,就一直在紧锣密鼓中进行,过于吵闹,过于喧嚣。

    说来令人奇怪的是,沿着廊道一直往山涧深处行去,便能看到一处处雅致的小院,各个小院的门廊上张贴着字迹娟秀的楚风小楷,内容大多是些诗词歌赋,与民间常见的春联有些不同,少了些家长里短的美好憧憬,多了些世外之地的飘渺之意。

    李长青从被一座小院门廊上的清秀小字吸引,忍不住走上前去,这里的字迹明显与别处不同,无论是气质还是骨架,透漏的意境都更为高远,虽然他自己的字写的很不堪,只能算是普通而已,却在此处十分意外地被这些小字吸引,并非是这些字真的令他在书法一途一下子生出无限的品鉴水平。

    而是这朴素小院上的朴素小楷透漏出奇特的味道,这种味道与当初他在岛上,读黄老头写下的《天地一气》里便曾感受到过,这是一种十分玄奇的感觉,无论是那刻在山石上的一招一式,还是这凝于笔墨之间的一笔一划,皆有一种扑面而来跃然眼前的感觉,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李长青,在观看天地一气时基本是将这些一招一式囫囵咽了下去,不说会积食,但是如今他能真正领悟哪怕一成都有些奢望。

    至于眼前这寥寥数字的楚风小楷,则给了他更清晰的感觉,这证明写下这数字的人一定比黄老头更年轻,修为更低,可若能将武学融入书法,想来也是不简单的人,李长青深感六艺书院内诸生的实力不容小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