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发榜报喜-《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2/3)页

    因为县试比较宽松,所以并没有像府试或者省试那样,前三名分别有不同的称号。

    县试前十名统称为“县前十”,仅此而已。

    正式发榜的那一天,特意用大红纸写了三十位考生的姓名,张贴在衙门口,算是正式发榜了。衙役们吹着喇叭敲打着锣鼓,一边大声唱念着中榜考生的名字,一路报喜。

    还没等衙役们来报喜,安东俊已经跑过来道喜了:“恭喜赵兄,贺喜赵兄,高中本县案首!从今以后,你我兄弟二人高官得作,骏马得骑……”

    赵承笑着打断他道:“你不呆在家里等着回礼,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安东俊说道:“家里有母舅在照看着,什么都准备好了,用不到我。倒是你这里,只有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所以我来帮忙的。”

    因为赵承高中的案首,来道喜的人难免会很多,有认识的,也可能有不认识的,如果赵承自己一个人应付,的确忙不过来,安东俊这一点倒是考虑得很好。

    报喜的衙役们一路敲锣打鼓,高声唱道:“清河县县试榜首第一名,柳溪村士子赵承,恭喜高中!”

    他们一路唱名,直奔凤凰里而来。

    凤凰里的里长听到柳溪村赵承的名字,知道就是自己这个里的那个年轻人,连忙把门打开,让衙役们进来。

    赵承早已准备好了给道喜者的红包,还有些铜钱糖果,招待跟着衙役来看热闹的小孩子。

    衙役见到赵承之后,确认就是士子本人,先是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接着拿出了金花帖子。

    所谓金花帖子,就是类似录取通知书。

    考官们会将上榜士子的姓名书写在约长五寸、宽两寸半的黄花笺上,花押其下,外面再套上大帖子,帖面写好姓名——这便是当时正式的录取通知书“金花帖子”,又名“榜帖”。

    赵承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从右至左,自上而下写着:“捷报,学官报某某,贵府少老爷赵名承丁卯科清河县试中式第一名。”

    赵承接过金花帖子,放在怀里收好,再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衙役们,每个衙役二两银子,为首的三两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