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是凡遇到一半平坦一半险峻的地形时,需要扎月牙形状的营盘,营盘要面对平坦之所,而背向险峻之所,营地的两翅靠近险地,中军靠近平地,这个营地的形状就象月牙一样。 牛德业先令士兵扎下了中军大帐,然后将辎重车围在中军大帐周围,辎重之外,才是士卒们的营帐,营地中每隔十五步设一火盆,至于营地之外,本来还应该挖出壕沟,打满带尖的木桩,沟外还要设拒马。 但是考虑到林中本来就不适合骑兵作战,战马也跑不起来,所以也就不用设置拒马和壕沟了。 另外有高大的树木,就是现成的箭塔和瞭望塔,所以干脆让士兵在树上放哨,这样一来,就算对方是林中老手,山中猎户,也难偷袭到大营。 更何况在营盘之外,距离树木较远的地方,点燃了几个火堆,把四周照得很亮,让敌人万难袭营。 因为贪赶路程,在距离平顶山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牛德业于是命令士兵们举起火兵,安营扎寨。 在牛德业看来,今天的五千两银子就已经到手了,至于明天这一仗要打成什么样,需要怎么打,都要看潘县令的银子多寡来做决定。 这边驻营完毕之后,牛德业就派了一名旅帅,带上三五个斥侯,前往清河县报信。 为了夺下平顶山,潘县令算是下了血本,不但拿出五千两银子做为出兵的酬谢,还要准备出更多的银子用来抚恤,因为一旦攻山,势必会有死伤,而这些死伤士兵的抚恤钱,也要由他来出。 没有朝廷的谕旨,本来是不可以调动正式军队的,县里要剿匪,自有县尉和乡老、里长以及衙役们,这些人凑在一堆,也能凑出一千人来,但是战力则大打折扣,与正式士卒无法相比。 如果匪患猖獗,县里已经无力清剿,才会由朝廷商议决定,是否派军清剿。 所以像潘县令的这种私自调兵的行为,其实是大忌,一旦被御史知道,参上一本,这一身官袍可能就保不住了。 可是潘县令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五千两银子已经砸出去了,等到明天可能还要砸进更多的银子,但他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只要获得了乱军留下来的宝藏,这点银子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