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他把张大顺救回来后已经两天一夜了,张大顺虽然还是没有清醒过来,但是呼吸还算平稳,只是浑身发烫,应该是发烧了。 赵承知道这是炎症反应,没有消炎药的话,就只能靠张大顺用免疫力硬扛了。 郑玉诚说道:“看现在这种情况,张老哥这条命,应该是已经救回来了,不如我去请谢大夫,退烧药他还是能开的吧?” 赵承也希望张大顺尽快脱离危险,但是现在张大顺仍然处于昏迷之中,没有恢复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一旦情况恶化,可能还需要使用赵承的办法来治,到那时这位谢大夫的开的药到底是吃还是不吃,都是一个问题。 赵承想了想说道:“张老现在情况仍然很危险,他的吞咽功能似乎还没有恢复。” “如果谢大夫有办法能喂药,那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张大顺的吞咽功能的确很关键,头部受损之后,卧床几十天都是短的,起居需要照顾尚在其次,饮食保障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不能恢复吞咽功能,赵承只能想办法进行鼻饲了。 两家离得并不远,没多长时间郑玉诚就带着谢大夫回到了大顺斋。 回春堂的谢大夫对于张大顺印象很深,一听说是被砸破了头的那个老者,居然还没有死,也感到十分惊奇。 后来听说是赵承打开了张大顺的脑袋,缝合了血管,更是连连赞叹华佗再世,说什么都要来看一看。 一进门见到赵承,谢大夫就深施一礼,说道:“请恕在下失礼,那日并非是我不肯救人,实在是医术浅薄,不敢妄加施治。” “今天听闻病人已经被救活了,而且是传说中的刀斧开颅,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小兄弟,请受在下一礼,圣手面前,不敢自称神医,今天在下就是来学习的,还请不吝指教!” 赵承对于这些东西倒是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如果谢大夫愿意了解这些知识,教他一些,也算是推动了医学发展。 “谢大夫客气了,还请大夫先看看病人的情况,最好能让他吃些东西。” 谢大夫不敢端架子,急忙来到病床前,检查了张大顺的身体状况,又切了一会脉搏,翻开张大顺的眼皮看了看,这才对赵承和郑玉诚说道。 “按在下所学的医书所载,病人的这种情况,是魂魄未归神府,所以六感不清,意识不明,要让他能吃东西,就需要施以针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