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再兴说完了科举的事情,坐在最靠近丹墀的李有道起身说道:“殿下,臣有事启奏。” 对于李有道,太子原本是很期待的,从那面抽屉墙里得知,李有道本是扬州人士,大业五年中举,被太宗钦点为状元。 然而这个状元之才,却在左相的位置上似乎无所作为。 反而是身为右相的林若权和大学士白东江二人,担负起了大多数政务,李有道往往置身事外,似乎什么事都与他无关。 以往朝中传言,李有道是不受皇帝的待见,所以有自知之明,在政务上让出了老大一块位置,交给了右相林若权。 但是太子监国以来,李有道仍然是那副不死不活的模样,鲜见他对某些政事发表意见,如同木雕泥塑一般。 这就让太子感觉到十分不解,若说皇帝不重视,难道本太子也不重视?分明是给了你机会,但你自己不争气,真不知道当年这位李有道是如何考上状元,又是如何坐到左相的位置上的。 大陈以左为尊,左相比右相还高了一头,但李有道在政务上反倒不如林若权承担得多,太子对这位李有道微有不满。 因为他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养心殿那面抽屉柜,关于李有道的信息还有一条十分隐秘且重要:控鹤司司主,掌秘谍一支,查探澹台之祸十年。 然而太子很不理解,你李有道执掌控鹤司,也不能在政事上大撒把啊,这样下去的话,左相的位置干脆不要干了,让给能干的人,专门去管控鹤司好了。 太子虽然对李有道有些看法,但这话也没办法直接说出口,毕竟他现在只是监国,真正说了算的,还是那位躺在养心殿的陛下。 今天李有道居然一反常态,说有事启奏,让太子颇为意外。 “殿下,自从陛下染恙以来,许多事情有所变化,臣觉得这是不当的,应该加以纠正。” 太子不知道李有道怎么会忽然提起这些,端下了一下坐姿,听他继续说下去。 “臣觉得最应该加以纠正的,就是内阁越权的事情。” “哦?”太子微微向前倾身,盯关李有道问道:“不知内阁如何越权?” 李有道看了一眼白东江,说道:“在我朝成立之初,太祖皇帝设两相一学士,组成三人内阁,是为了使得各种政务都能得到更准确的建议和更及时的处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