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承没有对“潘县令”的身份提出质疑,而是默默转到尸体后面进行了观察,赤裸上身的无头尸体很容易就能看到胳膊上那三颗痣,果然呈品字形,而且左手虎口处,有一个新伤,似乎是剪刀造成的。 尸体身上身的衣服,靴子,腰上挂着的印章,无一不在将身份指向潘县令。 可是越是这样,赵承就越不相信。 真正的潘县令,此时想必是躲在某个安全之处布置下一步了吧。 这可真是一场完美的金蝉脱壳,五月的天气这么热,尸体的头又不知道哪去了,潘县令的家属回乡省亲去了,等到把家属找回来,这尸体应该已经烂得就剩下骨头了。 现场能提供尸体特征的人都会详细的描述这三颗痣和手上的伤口,于是一切都能对应上,潘县令成功的从人间蒸发了。 至于下一步,赵承觉得潘县令也许会躲起来一段时间,避避风头,州府因山匪而损失一员别将,现在又再“损失”一名主官,朝廷震怒之下,定会调集大军对残存的匪徒进行清剿。 而这场清剿将会非常彻底,保证将平顶山荡得连草都不剩下一根。 朝廷大军尽早会走,平顶山再无余匪,甚至不会有人去平顶山上打柴,以免被当作匪人杀掉。 到了那时,平顶山才真正的沉寂下来。 赵承觉得,潘县令也许同样知道那处隐秘的入口,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开启的时候,否则如何解释那个郭廿与潘县令的关系呢? 明明有一个极为熟悉平顶山的人,却要赵承来做向导,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当“目击证人”那么简单吧? 当然这一切也仅仅是赵承的猜测,现在三个人面对四具尸体,两个衙役明显已经慌了神。 “县令大人他……他……” 赵承说道:“咱们三个必须立刻回山上去,把这件事情报告总捕头,由他来做决定。” “至于这个现场,千万不要动,你们二人都是衙役,应该明白现场的重要性。” 两个衙役都知道赵承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