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漕运也不是没有缺点,因为漕运本质就是对国家收缴的公粮进行运输、调配的行为。所以,漕运的主要运输对象就是粮食,那么公粮的征收就是漕运的必要前提。 官员们没办法在粮折银上做手脚,就只能在征粮上做手脚。 现在太子面临的麻烦问题之一就是粮食征收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在没有进入工业化之前,农业社会的任何政权都要严肃的讨论粮食征收问题。 因为各地的土地肥沃贫瘠程度不同,收成自然也就不同,在经过专家对全国土地的统一调查研究之后,会参考前朝的数据,对本朝的土地生产能力进行一个大概的评估。 而收粮税的多少,就基于本次评估。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数据,在现实中因各种情况而变得十分复杂,土地歉收,不但有人为因素,也有天灾或者其他因素。 而各地的官员为了完成粮税的任务,采取了各种手段,这些手段无一不是短视的,仅仅是完成了当地官员政绩考核上的任务目标,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加恶劣。 比如一个农户有一顷地,按朝廷规定他家每年每丁应该纳粮税粟二石,就是大约200斤谷子。 但是假设他生病了,剩下妻子无力耕种这一顷地,只能耕种五分之一,那么今年的粮税就绝对交不上了。 但是没关系,可能他妻子种的五分之一田,也能出这200斤谷子,不用担心粮税。 可除了粮税还有其他税。 陈朝的主要税是:租、调、庸。 租就是指地租,也叫正租,一顷地里面有八成是分口田,就是官田,农户没有所有权,只有租种权,所以农民才要交地租,就是这分口田的税。 调就是丝织品,绢、麻、布什么的。 庸就是代替徭役的钱,要么徭役20天,要么花钱买个平安。 除了这三大税之外,还有杂税,分别用来充当供军用和邮递;义仓税部分用于国家支用,另外大部分用来赈灾。税草,就是青苗钱;脚钱,就是运输费,仓窖税、裹束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