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测量完之后,回来后再画到一张图上,最终就形成了一幅无比准确的地图。” 赵承说道:“到了那时,臣再按照地图制成沙盘,就能还原真实的地貌特征。” 陈帝听后不仅击节赞叹:“好办法!地上一里,纸上一寸,分毫不差,果然是好办法。” 他话风一转:“不过山脉形态各异,朕看到青羊关旁边这座矮山上有一小亭,朕当年去过这里,所以对这里记忆很深,你的沙盘居然一丝不差的还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赵承笑道:“这是用了三角测量法,绘制出了山脉的等高线,更接近现实而已,但并非丝毫不差。在每个确定的高点,周围形成的坡度其实是模拟出来的,比起目测要更准确一些,但并非完全对应。” 陈帝饶有兴趣的问道:“这些方法想必是有师门秘传的吧?” 这句话其实问得有点深意,陈帝在第一次把赵承从诏狱中放出来后,能把人交到太子身边使用,又怎么会对这个人不进行了解呢。 赵承过去的一切早已从清河县飞鸽传书到了上京,赵承过去的种种,都化作了文字放在陈帝的案头。 现在陈帝问他的这句话,就是想听听他怎么回答。 如果他回答有师门秘传,那么意味着赵承不打算把这个方法献出来,而且据陈帝所知,真正能算得上赵承师父的,就是致仕的郑玉诚。 郑玉诚当然不会这个方法,否则又怎么会在朝中为官一辈子而不透露半点呢。 赵承回禀陈帝道:“陛下,这方法已经教给工部的官员们了,否则仅凭我自己,又怎么能这么快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呢?” 陈帝捋须微笑,赞许的点头:“赵爱卿不愧是书学博士,不但学问广博,而且胸怀也宽广,毫无门户之见。许你一个小小的书学博士,现在看来是屈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