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时近下午,阳光斜照进大殿之中,陈帝与几位大臣正在说着什么,看到太子携赵承进殿,便对大臣们说道:“这位赵博士,想必大家都认识了吧?” 几位大臣向赵承望去,自然知道这个年轻人,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就成了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身边的红人,听说此人连省试都还没有考,就已经被陛下授官了。 这些大臣之中,有第一次看见赵承的,也有见过几次的。 赵承也向几位大臣一一见礼,等他们互相见礼完毕,陈帝才说道:“朕近日得一奇才,便是这位赵博士,虽然还未参加省试,但其学识已足以担任官职,因此朕才不拘一格,特旨简拔。” 几位大臣望向赵承,纷纷暗自点头。 在这些大臣的心目中,陈帝算得上一位较为贤明的君主,不但励精图治,与民休养,而且能够纳谏反省,从不推诿过失。 也就只有这段时间任命御史苏再兴大搞冤狱,才让众臣觉得有些昏庸。 陈帝并没有公布任何一名官员的罪状,严格来说,诏狱之中的官员还都是在审查之中,只是刑讯手段太过惨烈了,引得群臣不满。 这位皇帝能够看中这个赵承,说明此人的确不简单,绝非幸进。 “昨日,赵博士进宫进谏,气得朕摔了一个砚台。”陈帝坦然自若地说道:“但朕后来反思,觉得赵博士进言甚有道理,朕,真的有可能错了。” 赵承连忙说道:“陛下过奖了。” 陈帝摆摆手说道:“事实如此,你也无需过谦。” “赵博士昨日的进言,十分重要,关系到荣州一战的成败。” “朕在这里就不再复述了,想必再过几天,战报必定会再次传来,到时赵博士的进言到底对不对,也可以验证了。” “朕在这里要说的另外一件事情,朕听闻赵博士尚是孤身一人,所以想为他保个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