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错!”陈帝赞道:“赵博士不愧为博士,此诗算作优秀诗作,朕允他挑选后二十名女子。” 不但几位大臣看着赵承,想知道他会挑选哪一位女子做为伴侣,场中的男女们也惊呆了。 只见太监们已经用一支如扫帚大的巨笔,将这首诗写在了一匹白布上,然后将此布悬于“元日”一题的旗杆旁,意为魁首。 如果后续没有人在“元日”的作品上超过这一首诗,赵承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魁首之一。 因此这些男男女女一边看着悬挂起来的巨幅诗作,赞叹不已,一边心思复杂的看着赵承,不知他会挑选哪位女子。 李巧儿更是心情复杂,她看着旗帜旁挂着赵承写的新诗,心中一半是骄傲一半是心酸,离开了赵承这么长时间,她又怎么会不想回去呢? 但是她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头了,只能将错就错继续走下去。 赵承在万众瞩目中,并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而是换了一张桌子,来到“元夕”题目的桌旁,继续挥毫。 “什么?他又要破‘元夕’的题?” “狂妄!能在一个题目下写出魁首般的诗作已经很不容易,要绞尽脑汁了,还敢再破第二道题?” “这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不过是想在陛下面前展露自己罢了,只怕要弄巧成拙,陛下不会欣赏这等狂妄之辈的!” 另一边的女子虽然嘴上没说,但心中也有怨言,能够参加这次文华宴,莫不以自己的姿色为傲,若是相貌寻常,家世平庸的女子,哪会有胆子来参加皇帝主持的宴会呢? 所以排在红毯最后的二十名女子,个个心中不服,觉得赵承居然连看都没看她们一眼,就将她们弃之如敝履,分明是没有瞧得起她们。 不过这些话她们也只能在肚子里想想,规则就是如此定的,她们也没有胆子去质疑陛下。 赵承这次在“元夕”的题目下抄了一首词,反正体裁不限,唐朝之后诗就没落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文学巅峰——宋词。 脍炙人口的词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刻意背诵,每个经历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大堆。 赵承抄的是那首《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