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抄成词宗-《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3/3)页

    白镜韬在奏折中写到的关于周如霜的死讯为何如此逼真?

    此时赵承的脑子里同样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至于笔下写的那些词,完全是信马由缰。

    什么“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什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什么“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反正只要是他印象深刻的词,就不停的写,根本已经不管什么题目不题目了。

    而此时场上也因为赵承的这种疯狂输出,带动着众多少年郎也激动起来。

    当赵承写下第一首诗的时候,一大半人都是妒忌的。

    但是当他写下第二首、第三首乃至第十首第十一首时,赵承与在场众人在诗词上的差距就开始无限拉远,远到天壤之别。

    那些妒忌心自然而然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崇拜。

    当赵承再度扯过一张纸,挥笔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写到“东风”一词之后,下一句便应该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但如果他不假思索真的写了下去,就惹下大麻烦了,幸好他及时清醒,顿住了笔,只写了一个“故”字,就将笔一抛说道:“这些词应该够了,我要选择的伴侣便是她!”

    说着赵承伸手向站在队首的李巧儿一指,全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珠帘之后,李有道拍手大笑,温茂云则黑着一张脸,心中有说不出的憋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