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转头对赵承说道:“妾身感觉与公子颇为投契,愿意留下信物,以便日后交往。”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支簪子,放在桌上。 这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相反还十分普通,只是一支木簪,样式也极为简单,似乎是寻常小摊上,只要几文钱就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赵承却心中一动,因为在周如霜离开之前,便一直都是用木簪簪头。 那段日子里,因为赵承还不太懂怎么穿衣,怎么簪头,都是周如霜为他亲手簪住,用的便是极为简单的木簪。 后来赵承曾经为周如霜买过一对玉镯,只不过还挂在清河县的家中,未曾带来。 赵承拿起木簪,郑而重之的放在怀里,也拿出了自己的信物——在太子府当差闲来无事时雕刻的小人,这小人的形象正是周如霜。 但却是赵承初见到她时,一幅小乞丐的模样,衣衫褴褛,头发蓬乱。 李巧儿接过小小的木雕后说了一句:“妾身李巧儿。”就转身匆匆离去。 她只看了一眼那个小小木雕,就知道这小乞丐的形象一定是自己,那是她初次把赵承从官媒里买回来时的样子。 想到这里,她就心里十分难过,泪水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如今她已经再不是无牵无挂的周如霜,而是反贼澹台宗佑之女,是反贼白镜韬替她做的假身份,从一个普通民间女子变成了左丞相李有道的义女,这里面有太多的秘辛,也牵挂了太多的人,她根本不敢承认自己曾经的身份。 在这次宴会之前,她觉得今生今世都不会再与赵承有什么瓜葛,除非大陈朝被推翻。否则去找赵承就是害了他。 但是经过这次宴会,李巧儿改变了想法,不论前路如何,她至少迈出了坚定的一步,那就是她仍然想要回到赵承的身边。 就算理智再怎么告诉她要远离赵承,可是当她真正看到赵承的时候,心里所有建筑起来的堤坝都在一瞬间化为了乌有。 温碧萱看着赵承与李巧儿互换信物,聪敏的她立刻从中觉察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