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文华宴开始的那一天,太子就已经秘密出了城。 在上京西北有一座城池,原本是龙泉故郡府之地,龙泉被划为上京之后,这座郡府就被弃置,陈太祖重新规划并建设了上京。 但这座郡府并没有荒废,而是成为了女真族和高丽族的驻地。 许多汉人也知道旧郡府那里住着女真和高丽人,但是不怎么来往。 其实郡府不仅仅是一座小城,包括城周围的民居,还都保留着原本女真族和高丽族的特色。 城周的房屋以木石为主,形似口袋,故而又名“口袋房”。 这种“口袋房”是女真族的传统民居之一,房屋四周的墙壁微微倾斜,以便冬天的积雪能滑落,保留室温,更加适应上京的季节。 城中的道路以青石板铺设,蜿蜒曲折地通向各户人家。道路两旁长满了各色的野花和青翠的小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 这些女真和高丽族人日常生活简单而朴素,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清晨,农夫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种田、放牧、捕鱼……虽然已经成为了大陈国的子民,但仍然保留着原本女真部落、高丽部落的野性和活力。 两族生活习性差不多,所以一直住在一起,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族群分别。 夜晚,邻居们往往在野外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他们自制的美酒和烤肉,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安逸。 篝火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村庄,显得宁静而神秘。 这就是女真族和高丽族居住的地方,一个充满了自然与朴实的地方,也能让人感受到这两族人民的豪放和坚韧。 太子是独自前来的,而且是按照陈帝的吩咐,穿着一件白布袍子,散发披户,耳带金环,腰中系一条红腰带,还有两条紫地金锦斕垂饰。 这两条垂饰很重要,据陈帝所说,一条代表了女真族,另一条代表了高丽族。 进得城来,往来的行人也大多数都与他的装束差不多,不过腰中却没有红带,更没有垂饰。 太子按照陈帝的描述,一直走到城北门,然后登上城头。 此城已无官府管制,全凭女真族和高丽族人自治,这两族人不惯守城,所以城门和城头均已荒废,无人看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