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是高丽人并不打算跟这个年轻的大汗辩驳,他爱布置就让他布置去,反正通过沙盘,他一眼就了解了敌人的位置。 在他看来,必须要快,要发挥马匹的优势,否则就是浪费战机。 所以他打算带着自己的部族,先行一步去那边等着。 如果敌人没防备,自己不妨就先打上一仗,试试深浅,好打就先立一功,不好打等大部队到了,就尽量往后躲一躲,免得损兵折将。 于是他偷偷出了中军帐,连一刻钟都没有停留,直接带着他的族人就离开了宁寿原的大营。 因为部落制比较松散,太子只能控制隶属于自己的五万兵马,对于其他“联军”的部落来说,只具有约束力,不能直接越过部族首领去控制别人的族人。 所以这个大营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这一个猛安大约三千人,骑马离开了,别人还以为他们去溜马了。 高丽人裴勇俊带着他的部落三千兵马一路直奔青羊关方向而去了。 而同一时间,长庆军的前军,副将孔松带领的一路急行军,人数约有二万,已经快到宁寿原了。 七月夏夜,月明星稀。 路边的虫噪蛙鸣,长庆军的前军不仅是原本的长庆军,还编入了一部分禁军,所以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被副将孔松带领着,做为前军一路往上京进发。 孔松求胜心切,而且他以为从青羊关到上京的这一路上,已经没有了任何阻拦,更不会有任何敌人。 整个上京地面完全如入无人之境,就算真的有要要问,一句“禁军回朝”也就打发了。 孔松十分大胆的让辎重车在后面慢慢跑,他则带着轻装上阵的兵卒一路疾行,想要趁着夜深骗开上京城门,占了上京必定是首功了。 所以他的军队已经走得顾前不顾后,一团混乱了。 孔松不是新升任的将领,更不是第一次带兵,一场急行军就自己走成了混乱,看似大大不该。 不过这是因为不了解古时急行军的原因。 《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写道: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