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在上京举行。 因为赵承重伤,不宜搬动,所以干脆就把他的那间养病的房间略做布置,当成婚房。 然后一辆花轿吹吹打打从温府出发,到了李左相的家门口,接了李巧儿入轿,再吹吹打打回到温府,整个婚礼的“外业”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温茂云在自家东院子里摆开了筵席,西院子让给了李有道,两府合一府。 因为主婚者是皇帝,又涉及朝中两位重臣,所以这场婚礼虽然简单,宾客却不少,差不多的朝臣都来参加了。 连门口的知客都是大内的太监充任,没办法,谁让皇帝主婚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皇帝主婚,太监充任知客,贺礼实在是难以拿捏。 给多了吧,怕皇帝惦记,从哪来的钱?哪来这么多钱?为什么随这么多的礼?是不是搞政治小圈子? 给少了吧,又怕两位大佬不满,毕竟一位是左丞相,另一位是礼部尚书,随礼太少简直是当场打脸,太不给面子。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奇葩的一幕,太监知客在门口接过宾客递过来的礼单,高声念道:“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卢元庆,贺字一幅,画一幅,喜烛一对,银百两,红箱一对。” 前面念叨的字画喜烛和银子,就算是合规合矩的贺礼,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后面的红箱一对,才是重点,至于箱子里面有什么,知客也看不到,只有主人家才知道。 红箱里面可以装珍奇宝物,也可以装些普通的绫罗绸缎。 因为赵承病伤未愈,所以跟普通的婚礼还不一样,宾客也没法笑闹,都是一脸笑容的恭喜,一脸笑容的寒喧,然后略吃几口菜,便一脸笑容的告辞。 谁也不可能坐在那里喝起没完,毕竟不算是真正的喜事,说句难听的,搞不好喜事办到一半,就会变成丧事。 所以这场婚礼很快就结束了,上京再次恢复了平静。 赵承仍然是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有时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周如霜,有时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温碧萱。 两位太医署的太医倒是尽职尽责守在赵承床边,只要赵承一醒过来,两个人立刻就围上去,拿着一叠厚厚的笔记请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