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平哼了一声:“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这赵承什么都不懂,枉我还把他当了一个人物,现在看来,也不过是猪狗之辈!” “你们继续去打探,一有新的消息随时报告给我,听到了没有?” 家丁连忙应下。 赵承这边购买谷壳的计划很顺利,虽然不多,但足以应付制造第一缸味精了。 而且这东西贵精不贵多,量太大的话,就显不出珍贵了。 另外一方面,赵承直接就派陈福去跟那些渤海遗民接洽,购买二手的旧船。 蒙石找来的七八十个汉子大部分被他派去烧玻璃,海沙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需要钱。 唯一需要的是煤,没有极高的温度是很难烧融沙子的,而且在烧的时候要加入一些石灰石之类的帮助砂子融化。 好在原石县山多,虽然土地贫瘠但是矿产丰富,露天的煤层就有不少,但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这种石头还能燃烧。 剩下十来个人,跟着曾阿根每天修整县衙。 这期间王芳也回来过几次,看到赵承修整县衙,也是嗤之以鼻,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离开了。 王芳这段时间也没闲着,他在原石县里广为告示,宣布新任县令已经到任。 其实此举的目的就是给赵承添堵。 城里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找官府,不管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都够让赵承喝上一壶的。 而且百姓有难处,身为县令的不能解决,自然就是失职,这样三年一考,这个赵承还想升官?不被贬就不错了。 王氏兄弟的这一番捣乱,的确让赵承有点焦头烂额。 这一日他刚刚回到后宅休息,前面就有家丁来报,说一群百姓堵在衙门口指名道姓要见县令大人,还说是见不到县令就干脆饿死在衙门口算了。 赵承此时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陈福去联系买船的事情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不知道有没有买到,买到了几艘。 就算买到了现在还没有出发,根本不可能换回粮食。 他自己带来的粮食除了自家吃用之外,还有大部分都预支出去,给这些干活的汉子们救急,现在手头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 这些百姓堵门,无非就是饿的,而且百姓们大多是担心这个冬天恐怕要熬不过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