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是李左相不要忘了,这些人拿起刀子就是暴民,放下刀子全是百姓,难道御林军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吗?”、 “若是他们拄杖牵襟,相扶而行,御林军能杀否?” “这个……”李有道不得不承认黄文和说的有道理。 如果这些暴民并非是以暴民的身份进入京畿之地,当然没办法直接杀掉,可他们进入各府县城中却如入无人之境,一旦聚集在官衙粮仓,酿成祸乱,实在难防。 “陛下,臣建议将青阳关封锁,是为京畿之地的安危着想。” “等到了来年五六月,冬麦和早稻收获之时,不妨再开关,到那时派遣一支偏师进入荣州,剿亦可,抚亦可。” 陈帝从心底觉得黄文和的建议最为中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影响其他府县,所谓臭死一堆,烂死一块。 任荣州怎么闹腾,只要守住青羊关就可以了,待到明年粮食丰足之际,再派军队进入,重建官衙即可。 “黄爱卿所言甚是,不过,身在荣州的各县令官吏只怕就……” 陈帝说了一半,再没有说下去。 眼看着荣州再次步入了孟禅的后尘,杀官造反。而且从施洪景的奏折上来看,暴民数万,充塞街巷,留在荣州的官吏定然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 但官吏在府,即代表着朝廷的威严与统治。 如果官撤走了,岂不是代表着朝廷放弃了此地? 李有道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道:“陛下,荣州此时的情况,有官与无官还有什么区别吗?荣州已失陷于贼,维持一个有名无实的官府还有意义吗?” 陈帝知道李有道是在心疼女儿,温茂云的女儿也在那里。同样,陈帝也觉得如果赵承就这么死在荣州,也实在可惜。 于是说道:“即刻拟旨,荣州官吏可凭身验出入青羊关,朝廷不追究失土之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