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虽然人口暴增,但是赵承的事务很多,他不怕人多,只怕没人做。 普通劳动力的增加,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中层管理型人才不够用了。 一个人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能够直接管理的人数是有上限的,不是越多越好。 当手下有十个人的时候,可以管理得很好。 可是当手下有一百个人的时候,只靠自己管理,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所以一个金字塔型的管理结构就产生了,每人管理十个人,依次向上推。 以原石县所有的百姓为例,共计有八万灾民,每十人一个管理者,基层就需要八千个管理者。 到了中层就需要八百个管理者,而高层则有八十人,最高层只需要八个人。 赵承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最高层那八个人,而是基层的八千个人。 这些人不但要能写会算,还要懂得许多知识,至少从赵承这一层贯彻下去的命令,要能够理解并且顺利的执行。 许多基础性的工作都要靠这八千个人来完成,如此一来,才能如臂使指,把这八万灾民牢牢凝聚在一起,爆发出改天换地的力量。 “义学要扩大啊!”赵承躺在竹椅上,有些发愁的想道。 以现在原石县的规模,造两座学校应该足够用了,城西有一个义学,城东就需要再造一个义学。 教材是现成的,缺的就是教员而已。 “唉!本来盖完了房子,还想要休息一天,看来今天还是休不成。” 赵承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正要出去,就看到两个民团执勤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大人,有两个从清元县来的更夫要见你。” “让他们进来。”赵承又坐回到椅子上。 两个更夫一进来就连忙磕头:“见过大老爷。” “你们两个有什么事情?”赵承冲他俩抬抬手,意思是可以起来,直接说事就行了。 老王和老丁对视了一眼,老王开口说道:“大人,刺史府接到圣旨,说官吏都可以凭告身和敕牒通过青羊关,不追究失土之责。” “哦?”赵承一挑眉毛。 他没想到陈帝会来这么一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