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谋士惊叫一声,心痛的拍大腿。 比箭失败,修书蒙冤,不都是最近发生在太子身上的事情么? 这说明那宣赫宁真的有大本领,这不就是未卜先知的本事么?太子怎么就将人放走了呢? “太子殿下,醇亲王世子真有过人之处,您怎么就将人放走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将人请了回来,您是太子,是未来之主,相较六殿下而言,醇亲王世子定然更愿意辅佐您,不如,您修书一封,约醇亲王世子详谈?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谋士很心痛,好好的人才就这样从太子府流向了六皇子府,实在是可惜至极,白白竖了一大劲敌。 云景斜睨他一眼。“与他详谈?呵呵!陷害本宫的人就是他!” “啊?此话何解?” 云景冷冷道:“他若果真未必先知,想要陷害本宫易如反掌,本宫比箭那日,箭明明对着靶心,却半路斜了方向,后来才发现,草丛中藏着一个磁铁,本宫射箭若不射偏才怪。这是小事,本宫不予计较,免得父皇说本宫太过功利。可修书这件事……” 谋士瞪大眼睛等着太子的下文。 修书这件事本是一件造福万民的事。 如今天秦国发展迅猛,急需人才,但民间读书识字的人太少,而且书本极贵,穷人想要读书都无从读起。 太子殿下为民着想,便请旨皇帝修出一本通行本的民用书,里面涵盖经史子集,医算农礼。 皇帝当即就准了。 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书成之后,不仅民众受益,国家受益,太子殿下的名声也能更上一层楼。 太子为这件事情费心费力,征集了古今大家修书,力图删繁去简,以实用有益为主,如此,历经了四年,才算是把书著成。 皇帝陛下本来高兴极了,谁料,竟然有人举报,那书里面有批评朝政的语句,并且不止一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