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大刁民》


    第(2/3)页

    “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其实好消息有两个,你想先听哪一个?”古可人又跟李云道卖起了关子。

    “两个?”李云道也笑了起来,“那下次回京城,我得好好请可姨吃顿饭了!”

    “那是自然的。不过你写的那篇《论当下维稳局势的几点挑战》,入了一位伯伯的法眼,这可跟我没什么关系。在我看来,你写的那些东西,又晦涩又难懂,还时不时跩两句文言文,你说英语法语,本姑奶奶都不犯怵,唯独你说文言文,我看不懂也不明白。那位伯伯那你的文章推荐给了《理论参考》,嘿嘿,你可别说你不知道什么是《理论参考》。我昨儿听陈伯伯说,你的文章,连孔家那位都赞不绝口,说是有思想、有深度、有见解也有措施,嗯,还说,‘现在这样有见地的年轻人不多’!”她捏着鼻子,模仿孔黄裳的父亲说话,语气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此时哪里还有什么在京城辈份高得吓人的矜持,完全就是一个比小潘瑾大了几岁的年轻姑娘的模样。

    李云道被她一番话说得吓了一大跳,那篇《论当下维稳局势的几点挑战》他是无聊闲暇时的随笔而已,春节回京时跟几位长辈分享了一二,没想到居然会上《理论参考》。《理论参考》是党内的一份高端理论刊物,只针对正厅级以上干部发行,九二年以前多数是一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文章,九二年推行市场经济后,更多的偏向于治国理政参考意见,很有点像是旧时代臣子们给君主的治国奏疏。有资格在《理论参考》上发表文章的多数是部级干部、党校教授和智囊团成员,像李云道这般以副厅级身份就能凭文章质量入围的,全国上下绝不超过一只手。

    “可姨,真的假的? 我那就是随手之作,连底稿都是我用签字笔手写的,上面还有涂改痕迹。过年回去拜访陈老,他问我要了过去,真没想到他会推荐给《理集参考》。”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至少这篇文章,能让全国大半数的厅级以上干部知道这个在华夏还有李云道这一号年轻有为的干部,而且文笔功底和思考深度要超过绝大多数的年轻人。

    “嘿,说你胖还喘上了? 我可跟你说,这段时间还是要尽量低调些,因为除这个好消息外,还有一个更劲爆的。”古可人说得神秘兮兮。

    李云道愣了愣:“还有啥事儿?”

    古可人嘻嘻一笑,而且正色道:“李云道同志,恭喜你正式成为江北省省长助理,近期省委组织部应该会找你谈话了。”

    “什么?”李云道这回彻底懵了,“不是还有两位地市级正儿八经的一把手呢?我今天听到这个消息,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去陪太子读书的。”

    古可人道:“据参会的相关人士说,另两人都因为东窗事发,而被临时踢出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