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岳讬道:“此将当初借助亢家还有乔家向盛京贩运粮食,为十二王叔扣下,当初随行的家将托李国翰求到了我这里,我和他有过书信往来。” “如果能招降此人,宣府将不费一兵一卒。”豪格说着,看向天空,说道:“这天晚上可能要下雨。” 岳讬道:“派哨骑去看看情况。” 豪格点了点头,吩咐着军将派出一支哨骑,抵近宣府城下打探虚实。 豪格虽然骄横跋扈,也曾干过杀妻邀宠的暴虐之事,但十分敬重岳讬这位比自己年长,有勇有谋的兄长。 而宣府城头,谢再义正在率领一众将校在巡视着城防,经过昨晚的一场安抚和监视,宣府镇已经初步为京营骑军掌控,四座城门以及大营统统换上了京营的骑将,领兵戍守。 谢再义视察完城楼,对着一旁穿着百户武官服的青年,说道:“贾菱。” 因为谢再义亲自调教的徒弟贾芳升迁了游击将军之后,已领着中护军扈从着贾珩。 贾菱则是自告奋勇来到谢再义身旁,寻求立功机会。 “卑职在。”贾菱抱拳说道。 谢再义沉声说道:“这些天你在这座城门楼,日常警戒,以防城中奸细作乱。” “是,将军。”贾菱拱手应是。 就在这时,朱红梁柱的团楼之上忽而响起“呜呜”的号角声,苍凉悠远,传遍整个宣府城中。 这是敌至的信号。 谢再义眺望远处,只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黑线渐渐现出,一杆杆刺绣着红色龙旗的骑卒出现在眼帘中,人数不多,一看就是大批骑军的先锋哨骑。 “女真人!” “鞑子!” 身旁城墙上的宣府镇军纷纷说着,声音中带着几许惊惧,而在城墙垛口的京营骑军则是面色漠然。 毕竟先前江南的海战,京营之兵与女真旗丁也曾交过手。 谢再义伸手从副将手中接过递送而来的望远镜,向着新芽已发的草原看去,此刻正是二月时节,草长莺飞,万物复苏。 谢再义望向远处,见着大批的骑军,放下望远镜,说道:“擂鼓,戒备!” 随着谢再义的命令,悬挂在城门楼前后的牛皮大鼓“咚咚”地响起,密如雨点,一股紧张之意涌来。 谢再义看向下方的军卒,道:“全军准备,随时应对敌袭!另外将姜瓖的人口挂在旗杆上。” 如果是在演义中,可能会使出什么诈降之计,但其实这种弄险之计,不适合此刻的宣府。 因为大同兵权刚刚收揽一起,镇兵人心未附,很容易晚脱。 谢再义显然并不打算用着这等弄险之计。 而随着姜瓖人头被悬在旗杆之上,哨骑也快马报给了身后大队人马的岳讬以及豪格。 豪格与岳讬闻听来报,脸色倏变,对视一眼。 “兄长,宣府城中出了变故,汉国的援军到了,我们来迟了一步。”豪格冷声说道,心头只觉一股怒火涌起。 岳讬眉头皱了皱,说道:“不必恼火,宣府城原就不好攻破。” 豪格面上不好看,问道:“兄长,现在该怎么办?” “宣府城中刚刚经历一场夺权之事,宣府镇兵惊惧,正是军心浮动,士气萎靡之时,我军此刻向宣府攻击,试探一下。”岳讬想了想,沉声说道。 豪格面上现出慷慨之色,道:“那兄长在此掠阵,我即刻领军前往攻城!” 这次女真来袭,也有汉军旗的辎重攻城部队,而女真的勇士作战悍不畏死,充为先登,往往汉军难以招架, 甚至豪格每有战事都冲在前面。 当然,宣府城高壕深,比着河北等地的州县府城还有些难以攻打。 豪格说着,就领着兵马镶蓝旗的女真兵丁以及科尔沁蒙古随行的军卒,向着宣府城接近。 而宣府城中,军卒早已严阵以待,将校手持弓弩、火铳,看向远处渐渐接近的红甲红旗的满清军卒。 谢再义将宣府镇兵与京营军卒混编在一起,准备了滚木、擂石以及箭矢等物。 而就在宣府城外大战一触即发之时,独石口已经率先爆发战事。 清军汉军旗的李国翰以及佟图赖,则是领着近万兵丁围拢了独石口。 别等,第二更写不出来了,今天有点儿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