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秦可卿一袭蓝色裙裳,渐渐气度雍容的雪肤玉颜上白皙如玉,而莹润美眸当中,满是关切之色,低声道:“夫君,你先前没有陪着她?” 贾珩道:“她刚刚生了孩子,得多歇息歇息,养养精神。” 秦可卿点了点头,又问道:“雅若这两天在栖迟院,问夫君怎么还不回来。” 贾珩眸光微动,柔声说道:“等会儿我去看看。” 这几天的确是有些冷落雅若了,相比凤纨这样的人妻少妇,小姑娘更会患得患失。 秦可卿秀眉之下,美眸白了一眼那蟒服少年,轻嗔了一句道:“夫君现在身边儿的人越来越多,都快顾不过来了。” 这是在隐隐的规劝贾珩,不要再往家里收人了,这真是都顾不过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道:“好了,我知道了。” 如果捆绑在一起,还是都能顾过来的。 而后,贾珩又与秦可卿说了一会话,不再多做盘桓,离了后院厅堂,前往大观园的栖迟院,寻找雅若。 此刻,栖迟院中,正是傍晚时分,暮色四合,夜幕渐渐降临而下,恍若笼罩了整个大地。 厢房之中,甄兰正在和甄溪叙话,此刻姐妹两人正在看着邸报,小声说着话。 甄兰柳眉凤眼,眸光盈盈如水,低声说道:“这次,大伯和父亲应该能从京中回来了。” 甄溪弯弯柳叶细眉之下,灵动剔透的明眸,如蕴灵溪流动,柔声道:“是啊,姐姐。” 甄兰秀丽双眉之下,目中柔波微漾,柔声道:“妹妹,我们等会儿给家里写封书信吧,也说说这两年的情况。” 至此,她和妹妹也不是犯官之女了,以后想要封为侧妃也容易了一些。 这会儿,雅若从外间进来,略有一些怅然若失的坐下来,略有几许丰润红艳的小嘴撅的老高,娇憨、烂漫的脸蛋儿上,红扑扑的几乎如苹果一般。 本来以为过来能天天见着贾珩,但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甄兰笑了笑,打量着将心事写在脸上的少女,问道:“雅若妹妹怎么了,又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雅若蹙了蹙带着几分英气明丽的秀眉,柔声道:“好几天没有见珩大哥了,也不知他怎么样了。” 本来就是没心没肺的少女,在与甄兰在一块儿睡了几天之后,已经将这个容颜明媚的少女,当成了自己的闺蜜。 而甄兰心头深知雅若背后的蒙王,以及察哈尔蒙古的精锐骑兵,对贾珩的重要性。 甄兰那张肖似甄晴的脸蛋儿上,笑意繁盛不减,温声道:“珩大哥平常就是喜欢在外间忙着,雅若妹妹纵然过了门儿,也是这样的,可能几个月见不到人。” 雅若捏着手中的帕子擦了擦脸上流淌而下的晶莹汗珠,说道:“成亲了,就好了吧。” 甄兰有些没好说,成亲的可是有好几个,也没几年怎么好着。 “成亲了,可能是会好一些。”甄溪倒是接了一句话说道。 不大一会儿,就听那外间的丫鬟,轻声说道:“大爷来了。” 话音方落,就见那蟒服少年跨过门槛,说道:“兰儿,溪儿…嗯。” “珩大哥。”顿时,雅若一路小跑而来,一下子抱住了贾珩的腰身,那张酡红玉颜的粉腻小脸之上,几乎满是欣喜之意,说道:“珩大哥这几天都忙什么去了,怎么不回栖迟院?” 贾珩道:“这两天忙着衙门的事儿,有时候就没顾上回来,怎么,又想我了。” 说话之间,笑了笑,伸手捏了捏少女丰润、明媚如霞的脸蛋儿。 “嗯。”雅若轻笑了一声,脸上满是娇憨、明媚的笑意。 贾珩轻轻拉过少女的纤纤素手,来到近前,落座下来。 甄兰笑了笑,道:“珩大哥,要不要我和溪儿妹妹回避一下?” 贾珩道:“回避什么?过几天就走了,今个儿陪你们几个说说话。” 甄溪细秀柳眉之下,那双清澈明眸莹莹如水,关切问道:“珩大哥,还要出远门呀?” 贾珩轻轻挽住那少女的纤纤素手,说道:“是啊,这次估计还要用时长一些,可能一年半载。” 不仅是宣大并蓟镇诸地,还有山东威海的水师,也当在视察之列。 甄兰道:“珩大哥,时间也不早了,不若先歇着吧。” 贾珩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却听雅若红了一张宛如苹果的脸蛋儿,柔声道:“珩大哥,我今晚和珩大哥睡……” 甄兰、甄溪:“???” 贾珩:“……” 草原的女子都这么直接吗? 不过,应该是听到了他一年半载不回来罢。 …… …… 另外一边儿,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余晖披落在鳞次栉比的街巷两侧,房舍上的青砖黛瓦宛如披上一层霞光纱衣。 而一辆挂着靛蓝色车帘布的马车,在辚辚声中缓缓驶过青石板路,拉起一道高高的车影。 翰林院掌院学士陆理,此刻乘车离了翰林院,前往家中,刚刚在屋内坐定,品着香茗,思量着最近的朝局变化。 随着浙党的内阁首辅韩癀辞官离京,如今的大汉朝堂,更多还是楚党一家独大,齐浙两党蛰伏,而贾珩为代表贾党,则是把持着军机处以及京营大权。 陆理端起茶盅,品着香茗,目中冷色不停涌动。 别看现在朝局太平无事,但他还是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当中,判断出天子正在猜忌卫国公。 不说其他,单单就是让兵部尚书李瓒入阁,就是制衡、忌惮之意分明。 “君臣不和,翁媳相疑,这就是成事之机。”陆理眸光闪了闪。 这位陆学士至今都忘不了,当初被贾珩当殿质问,从而颜面扫地,进而仕途一蹶不振的情况。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地调入翰林院掌院学士,仕途近乎葬送。 就在这时,老仆快步进来,神色微顿,拱手说道:“老爷,都察院的刁仲玄刁大人,翰林院的左旺龙左大人来了。” 这两位都是陆理的同年进士,也是陆理新近结交的好友,平常多有志同道合的来往。 拢共,也不大一会儿,一个身形瘦高,有些尖嘴猴腮的中年官员,以及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官员,大步进入厅堂之中,朝着陆理躬身见了一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