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曲朗点了点头,拱手称是。 贾珩容色微顿,轻轻端起一旁小几上的茶盅,抿了一口,翻阅了下卷宗。 就这样,贾珩在锦衣府里盘桓了一会儿,说话之间,就是快步返回了宁国府。 宁国府,外书房,厢房之中—— 雕花轩窗之畔,可见两个曲线玲珑的丽人正在隔着一方杏黄色棋坪下着棋。 陈潇这会儿,正自落座在一张铺就着褥子的软榻之后,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诧异道:“回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莹莹如水,说道:“监生已经尽数抓起来了,剩下就是收网。” 陈潇修眉微蹙,清声道:“内阁那两位也不是傻子,吕绛牵连其中之后,那两位未必不会相疑。” 贾珩冷声道:“事到如今,无非是在外面蒙上一层遮羞布,别的也没有什么。” 顾若清在一旁看着那蟒服少年,开口说道:“如此之多的监生被押进诏狱,是否会引起天下士林大哗,议论纷纷。” 这在青史之上都有着先例,权臣当道,广捕士人,纲纪废弛,天下大乱,然后贾珩的名声也就不怎么好。 贾珩点了点头,温声说道:“此事情终究是难以避免之事。” 陈潇想了想,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低声道:“如是做忠臣,那自不会有人以此而论。”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待来日开一朝盛世,万邦来朝,些许名声污迹,也不过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陈潇道:“此论不错,几如李唐太宗,杀兄囚父欺嫂,仍为一代明君,未见天下如何看他。” 贾珩颔首说道:“是这个理儿。” 只要善加引导,自有大儒为他辨经。 …… …… 就在贾珩与陈潇和顾若清叙话之时,整个神京城这会儿也陷入了一场混乱的局面当中。 而都察院内部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整肃,而都察院总宪左都御史许庐,则是派人审讯涉案之御史,详鞠其罪。 张治两道黛青粗眉之下,目光咄咄而闪,朗声道:“许总宪,今日之事太过骇人听闻,监生如何还能传扬那般惊世骇俗的谣言?” 许庐眉头皱了皱,沉声道:“这是有人想要往卫王身上泼脏水,搅浑朝局的水。” 其中疑云重重,实在让人迷惑不已。 张治面上若有所思,朗声说道:“卫王,今日可是去了安顺门,派出锦衣府缇骑拿捕了相关监生。” 许庐点了点头,说道:“这几天应该能查出幕后指使之人了。” 只是,这次监生闹事儿,为何给他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张治眉头紧锁,忧心忡忡道:“就怕锦衣府罗织冤狱,牵连无辜,再让京城局势为此动荡不安。” 许庐摇了摇头,低声道:“卫王其人,品行端方,应该是无大碍的。” 张治说道:“那是以往,如今经历如此之多的事儿,倒也难说。” 许庐闻听此言,一时默然不语,旋即,正义凛然道:“我等既食君禄,当报君恩,如真有乱臣贼子祸国乱政,不过是以死相报罢了。” 张治闻听此言,眉头皱了皱,面上现出若有所思之色。 许庐凝了凝眉头,沉声说道:“将这些御史口供、罪证,皆汇总一卷册,递交内阁,以供批阅。” 张治眉头皱了皱,目光闪烁了下,开口应了一声。 许庐放下手中的毛笔,抬眸看向门外的苍茫天色,目中就是现出一抹冷峭之意。 如果卫王真的胆敢行僭越此事,他定然不会坐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