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九章 流言满汴梁-《宋王》
            
            
            
                
    第(2/3)页
    西夏的余孽会远隔千里突然出现在汴京?秦王府的家眷必然有侍卫保护,哪里能莫名其妙全都被掳走?
    西夏国已经灭亡,嵬名浪遇已经迁徙往横山夏州一代,想要复国是没有希望了,那掳走秦王家眷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想报复,直接刺杀不是更好吗?用得着如此麻烦吗?
    显然,目前的状况并不合理,所以掳走秦王家眷的绝非西夏人,或者秦王家眷并非被掳,而是主动消失了。
    朝廷如此大张旗鼓,封锁全城,目的是为了找人,而并非为了救人。
    秦王在长安虎视眈眈,当今太后与官家“找”他的家眷意欲何为?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苏岸叹息一声,帮不上忙,只能默默叹息一声,希望秦王家眷平安无事。
    东水门暂时封锁了,许多的船只堵在河道中,苏岸急忙派遣军士前去检查,然后放行疏导。
    奈何船只太多,大多都装载着货物,船上的空间很多,全都仔细检查,自然耗费时间很长。
    如此一来,顿时怨声载道。
    同样的情况在汴京各处上演,百姓们痛恨西夏余孽掳走了秦王家眷,却也抱怨朝廷的政令。所有的水道、城门口全都排起了长队,禁军将士在城中来巡视,在里正的引导下,挨家挨户的搜查。
    大宋立国百年,汴京百姓从未有过这样的遭遇,和平时期,都城之内鸡飞狗跳,百姓的心情可想而知。
    高滔滔和韩琦听闻之后,同样着急,奈何赵昭的妻儿太重要,必须要找到。无奈之下,只得发动更多的禁军将士参与,并且命令各处码头城门加快速度。
    与此同时,一股流言开始在汴京城中不胫而走。
    秦王家眷不是被西夏人掳走了!
    消息一出,许多人惊讶不已,朝廷是这么说的啊?
    立即有人解释了,秦王府家眷十多人,出门更有数十侍卫保护。想要掳走数十人,西夏余孽需要动用多少人呢?又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这么大规模的西夏余孽潜入汴京,禁军没有一丝察觉?显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听说秦王家眷是在大街上看驱傩表演时失踪的。这可是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任何的打斗,数十人被悄无声息地掳走了,这可能吗?
    当晚街上的路人不少,他们的疑惑成为最好的佐证。
    除非是秦王府家眷不曾反抗,主动配合,才有可能消失不见。
    对啊!百姓们听说之后深以为然,有道理啊!
    可是,朝廷为什么这样说呢?
    随即引出了更大的波澜。
    据说当今官家昏迷多日。储君之位成为焦点。官家赵顼曾有意立皇子赵煦为储君,太子年幼。官家担心主少国疑,准备让秦王来辅政。
    秦王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子,有这般有能耐,劳苦功盖,威望也无人能比。直接即位do可以。何况是做个辅政大臣,自然绰绰有余。
    老百姓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也称赞官家英明。
    可惜好事多磨,总有人破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