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女童摸着自己刚才因为吃了一块巨大的馒头,而再也吃不下去东西的肚子。 “.....淑淑吃不下了。” “那我吃了。” 李长寿便拿起点心,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小女童看看点心,又抬头看看李长寿。 (⊙O⊙)… 李长寿伸手摸了摸自己那匹钓星黑马。 从怀里摸出一个破旧的碗来,给它也倒了一大碗凉茶。 黑马迅速喝了一碗凉茶,打了个响鼻。 离开茶摊没多久后,天空便有乌云在往这边赶来。 好在又走了一会儿,看见有个破庙。 便进去躲躲雨。 “哗啦啦啦——!!” 大雨一下,冷风一吹。 这四处漏风的破庙宇,仅仅能挡雨罢了。 在寺庙的角落中堆着一些摆放整齐的木柴,可供生火。 便拿来生火。 等临走时,用了多少木柴需要悉数补齐。 这是一种默契,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与己方便,与他人方便。 下一个人来此的时候,或许也会遇见大雨。 便会在庙中找到李长寿留下的柴火。 同理,此时此刻。 李长寿遇见了大雨,而眼下这些木柴便很有可能是上一个人留下的。 当然,也会有那些用了木柴,便一走了之的人。 不过江湖便是如此。 有一些不守规矩,无事生非之人。 便也会有遵守江湖道义。 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之人。 所以没必要非要说个清楚,有些事情便是说不清的。 火升了起来,周遭暖和了不少。 李长寿给小女童裹上了羊毛毯子。 小女童借着火光,好奇地看着庙中的一切。 庙宇供奉的是一位青脸红发的泥胎神。 在风雨之中,看起来有些邪性。 传说庙宇供奉着神佛,可以超度亡魂. 但废弃之后便镇不住孤魂野鬼,所以古庙内聚集大量阴气。 便有了“宁睡乱坟,不进破庙”这句话。 实际上是因为破庙可以遮风避雨,而且少有人烟。 很多盗匪都喜欢当这儿是栖身之所,遭到官府通缉的人也喜欢隐匿在破庙之中。 如果不走运撞见了寇盗,就容易惹上杀身之祸。 更何况这个年代兵荒马乱,出门在外的通常只有两种人。 行商的商贾或拖家带口投奔亲戚的人,两者都有丰厚的盘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