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真功劳-《满唐华彩》


    第(2/3)页

    孙孝哲长得高眉深目,是个胡人,只是归附大唐比较久了,起了一个汉名。他登上城头,见礼之后,听得“虚报战功”四字,就有些发懵。

    “愣着做甚?”李隆基见他反应,语态已轻松下来,似乎还笑了一笑,道:“朕问伱,可有此事?”

    “圣人,我是契丹人啊。”

    孙孝哲先是这般嚷了一句,接着才道:“如果大帅真的大败给契丹了,那我该投降契丹王才对,怎还会到长安来献俘?”

    “大胆!”

    换作旁人,只会说自己多么忠心,不会因胜败而改变立场。孙孝哲的一番话,听着就不忠心,而且还反问了圣人。

    然而,李隆基却觉得这胡人直率实诚,摆手止住喝叱孙孝哲的宦官,又问道:“如此说来,安禄山并未虚报战功,是被张巡诬告了。”

    “大帅打败了契丹大军,只是兵力不足,使得李怀秀逃走了。”

    韦见素当即道:“既未擒得首领,如何称为大胜?又如何能证明安禄山没有虚报战功?陛下,不论如何,今日不宜让范阳军与剑南军一道献俘。”

    孙孝哲面露茫然,问道:“朝廷没收到大帅报功的战报吗?”

    “自是收到了。”杨国忠道:“此时所谈,便是指这战报上的功劳有假。”

    孙孝哲根本不理会他们,只看着李隆基,道:“圣人,大帅现已大败奚人,俘虏奚王李延宠,怎么能说‘未擒得首领’?”

    杨国忠、韦见素皆是一愣,对视了一眼,以眼神询问对方是否知晓此事。

    怎么回事?

    安禄山分明是惨败于契丹,如何成了灭奚?

    薛白也有些诧异,目光打量了这两人之后移开,落在了袁思艺身上。

    “李延宠?”

    李隆基听了这名字,眼神中闪过一抹愠色。契丹王李怀秀、奚王李延宠是同一时间娶了他的外孙女,静乐公主、宜芳公主,又在不到半年就联络造反,杀妻反唐。

    此事大大折损了李隆基在边塞的天威,他誓要将这两个叛臣押到长安处死。

    故而,他遣最信任的安禄山来办这件事,只是多年来还未有结果。

    “胡儿俘虏了李延宠?”他再问一遍,心里感到了一些的欣慰。

    但,朝廷得到的安禄山的战报,只是说“重挫契丹”,并未提到灭了奚、俘虏奚王一事,这不对劲。

    孙孝哲也是发呆了一会,之后才反应过来,禀道:“去岁十一月,大帅在西拉木伦河击败了契丹大军,连续追击,并向朝廷报功。朝廷批允之后,献俘的队伍在三月出发。但就在今年二月,大帅已直捣奚部,俘虏了奚王李延宠。遂派了驿马禀奏战功,同时派人着李延宠赶上献俘队伍……”

    “胡说!”杨国忠道:“若真有这等大胜,朝廷如何能不知?”

    孙孝哲是个莽人,竟不给他这个右相面子,道:“就是要问问国舅,报功的信使到哪去了?朝廷为何不知这场大胜?!”

    杨国忠一听,便知这是要诬他隐瞒了安禄山的功劳。

    分明是安禄山虚报战功,竟莫名其妙地倒打一耙,完全颠倒了黑白,简直岂有此理!

    想到自己的手段居然会输给一个杂胡,他气得跳脚,道:“太荒谬了,军国大事,岂可如此儿戏?”

    孙孝哲大声道:“范阳军是败了还是胜了,见了李延宠,不就知道了吗?!”

    杨国忠张嘴想要反驳,结果却是无话可说。

    连韦见素都变了脸色,心知孙孝哲既然敢当着天子的面这么说,那肯定是俘虏了李延宠。

    安禄山分明是大败给了契丹,却不知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重整兵力灭了奚?

    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他这个兵部侍郎与右相杨国忠一起,被看似蠢笨的安禄山摆了一道,安禄山显然是故意不肯事先禀报李延宠一事,为的就是给朝堂一个“惊喜”。

    韦见素深感挫败,下意识地看向了薛白。

    在他心里,要对付安禄山,薛白已成了一个颇可靠的合作对象。

    至此,已没人能阻止范阳军献俘了。李隆基懒得再理会这些阻挠他展示功绩的别有用心之人,不耐烦地吩咐他们退下,叱道:“回头再罚你们。”

    因南诏之战的功绩,他们定是不会在今日受罚,该给他们的荣耀一点都不会少。但在李隆基心里,他们构陷安禄山,妄图离间君臣恩义,信任感已是大为减少。

    杨国忠心情低落,与薛白下了城头,忽然下定决定,咬牙道了一句。

    “我们一定要搞死安禄山。”

    ~~

    “献俘!”

    范阳军灭奚的战报虽然被朝廷官员们隐下了,献俘的声势却十分浩大。

    首先送进朱雀门的,是契丹王李怀秀的诸多宝物。

    契丹王的十二神纛立于马车之上,有十二面旗、十二面鼓,据说可凭此号令契丹八部。报称这是安禄山击败李怀秀时,李怀秀弃旗而逃,被拾获的。

    之后,还有王帐、毡毯、漆器,还有几头极为漂亮雄峻的海冬青。

    十二神纛太高,进不了朱雀门,在力士们的呼喊声中,杆子被砍倒。

    顿时间,满城欢呼。

    “壮哉大唐!壮哉大唐!”

    在围观的百姓中,娜兰贞也在看着这一幕。

    她被薛白带回长安之后,便一直被杜妗着人看着。只等颜真卿回朝,详谈了吐蕃的情形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置她。

    今日则是娜兰贞由任木兰带着,前来瞻仰盛况。不得不说,她有被范阳军吓到,脸色都变得煞白,此时才知陇西那些强悍的兵马只是唐军的一小部分。在剑南、在范阳,都有着能灭国的兵将。

    献俘前这个献礼的过程一直持续了很久,无数宝物被送入朱雀门,极能显得这天宝年间的唐军武德充沛,敢叛乱者,皆无好下场。

    杨国忠见了,心头却是大火直冒,在心里骂道:“仗打得不好,报功又花样百出,狗杂胡。”

    待珍宝都献给圣人了,之后被带到朱雀门前的就是许多的俘虏,男女老少都有。

    ……

    李隆基稍稍眯起了眼,目光落在了俘虏中的一辆囚车之上。

    囚车上站着一个血淋淋的高大汉子,有着栗色的卷发,浓密的胡须,远远都能看出眉骨很高。

    李延宠曾经在长安城当了六年人质。那时信安王李祎征讨奚人大胜,李延宠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奚王降唐,后来,奚王过世,安禄山便奏请李延宠继任,才有了娶宜芳公主后杀她叛乱之事。

    李隆基认得李延宠,乍然见到这个叛徒被俘获了,因兴奋,双手竟不可抑制地颤抖了起来。

    “让那狗崽子到近前来。”他甚至难得骂了脏话。

    高力士没有担心放李延宠到御前是否有危险,他的圣人年轻时什么危险不曾经历过,领了旨,便亲自去安排。

    他下了城头,路过薛白身边时,薛白上前问了一句。

    “高将军,竟擒获了李延宠,是否请卫国公主、信成公主以及她们的驸马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