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行路威驰-《长乐主》


    第(2/3)页

    一行人自邺都西南角的西华门而出。

    西华门外,能见漳水滔滔。

    又是高宝德为曾来过之地。

    她见过邺城东南边有大河,见过宫城之北的无名之河,却是第一次见这滔滔淁淁的漳水。

    “漳水是大河之股,终将向东汇入大河。”宇文邕见高宝德掀帘好奇地瞅着,便出声同她解释。

    “阿邕来邺都之时,可是走的漳水?”

    漳水却能行船。

    只是此番离邺,因高洋所赐之物繁多,宇文邕同高宝德一行人,便没有选择行漳水而过。

    然而却出乎高宝德意料,宇文邕摇头说道:“未曾。”

    “未曾?”

    “来时与庶母受开府燕公所载,一同至禁中,并未过得漳水。”

    开府燕子献,字季则,高宝德记得他尚的是淮阳公主,高欢的养女,韩凤的姑姑。

    “原来如此。”

    当年之事,任谁也记不太清了。

    宇文邕只能隐约记得,当时是燕子献受帝命,将远道而来、身为质子的他,护送至禁中。

    说是护送,其实就是幽禁。

    怕他路上潜逃。

    至于旁的何人何事,于宇文邕而言,大都已经是模糊不堪。

    这三年入齐为质的日子,估计等再过许些年以后,宇文邕再次去回想,却也大概只能记得,同高宝德有关的所有事情。

    而与他无关之小事,估计到时候,就已然尽数模糊,忘置于脑后。

    邺城方正,坐北朝南,西有漳水,南有大河为屏障,东临太行,北面虽看似一马踏平,无山川大江可守,然而只要控制幽燕地区,则北地无忧。

    邺城居于天下之中的位置,可谓是中原腹心,四面八方,攘括四海,到哪儿都不算远,可谓是四通八达。

    高宝德将长安与邺城短作对比。

    心中感慨,反观之长安,虽据有关中,可关中虽繁盛数代,但历经战乱,保守摧残,如今已然是残破不堪,十不存一。

    宇文氏所据的陇右之地,也比不了高氏的河东富庶。

    天时地利人和,不论天时,高氏占据地利,是显而易见之事。

    高宝德斜卧在舆榻的软垫之上。

    最后高氏惨败失国,无外乎有伤人和。

    为臣的作乱,为弟的犯上。

    这般的高齐,不值得士卒庶民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食点水果?”宇文邕温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