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礼崩乐坏-《长乐主》
第(2/3)页
他们想的简单,他们想做天子,而天子需要亲耕籍田。
那自己就亲耕籍田好了。
准没错。
都是谁,就不一一枚举了。
给入土的诸公们,留个面子。
自汉魏以来的野心家们,不论立国功成与否,或多或少都耕过名叫作“籍田”的这块地。
今人善佛。
如今有人言:“弥勒下现居兜率天宫,来世到娑婆世界成佛。向佛祖秋雨,届时必将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气力充实。”
高宝德不信这些,然后,也不信宇文邕今日,真把耕田当作祭祀了。
天子是庶民百姓君父,自然有必要替百姓求得丰收大年。
可是宇文邕现在还只是同州刺史,最多替同州诸民求得丰收年景就行。
完全没必要代行天子事。
早些时候,宇文邕和高宝德就分析,这几日去耕耕田,是为了以身示范,而非祭祀籍田。
既然不是祭祀,就是给同州的老百姓们打个样子,恁的还需这般长的时间?
高宝德自己分析了半天,觉得既然宇文邕不可能是去亲耕籍田,反而有可能是认认真真地真的耕田去了。
可能宇文邕把耕地、播种、收割、运载、打场、扬场、粮食入仓,都体验了个遍。
摸摸鱼不好嘛?
咳咳。
……
何以至此……
高宝德转眸间,见门口那个年轻小吏,仍探了个脑袋,看着她的方向,等候她的吩咐。
于是高宝德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罢,倒不必去寻主公。”
“诺。”
小侍从正了正身子,就把脑袋探了回去。
高宝德摇摇头,端起另一本文书批阅起来。
可刚泛起,还没过两息,她就又放下书帛,站起身来。
看不下去了。
算了。
……
看着外面的天色,高宝德想着,宇文邕现在没回来,可再过小一刻,也估计就归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