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相互试探-《长乐主》
第(2/3)页
闰四月二十五,宇文毓以侯莫陈崇为大司徒,达奚武为大宗伯,武阳公豆卢宁为大司寇,柱国、辅城公宇文邕为大司空。
此时宇文邕还在同州,没经宇文护的默许,宇文邕就继续在同州埋头治理政务。
就是今年之事,高宝德当时也陪同在侧,还未回邺都。
自四月起,宇文毓就一直在努力让宇文邕回到长安。
他在宇文护面前,低声下气,不去揽权,就是为了让宇文邕归朝。
朝上这番变动,不提宇文护和宇文毓二人的博弈。单说宇文氏对周国的掌控,那可是愈来愈强。
曾经显赫一时的柱国大将军们,都闭了声。
宇文氏在大周朝中和坊间的地位,可谓已经稳固。
安内之后,接下来就该到了攘外的时候了。
因此,除了抗击西北面不老实的吐谷浑外,宇文护还紧盯着齐国邺城这边。
现在,最让宇文护的心蠢蠢欲动的,就是高洋的身体状况了。
他的细作在邺城,可是嗅出了什么不对劲的味道。
若高洋真当病危,宇文护一定会上前咬下齐国一大块儿肉下来。
……
八月初,周国的御正中大夫崔猷,在文安殿朝会之时提出建议,他认为:“圣人在政事上的继承或变革,应该因时制宜。如今之际,我们的天子,却只是自称天王,实在难以威慑四海,请遵照秦、汉旧制,自称皇帝,建立年号。”
这其实,也是宇文护和宇文毓早就商议好的结果。借崔猷之口,只是让自己面上好看一些。
于是,八月十五那日,宇文毓政事开始自称皇帝,追尊文王宇文泰为文皇帝,改元武成。
齐国天保十年,亦是周国武成元年。
宇文泰平定蜀地后,考虑到蜀地山高路险,是军事要地,不想让老将去镇守,就问儿子们道:“谁可以去镇守蜀地?”
儿子们都不回答,只有小儿子、安成公宇文宪要求去,宇文泰因他年幼,没有批准。
八月二十八,宇文护又任命宇文泰第五子宇文宪,为益州总管。
宇文宪时年,仅十有六岁。
他虽年少,却十分擅长安抚治理,留心治政之术,现在宇文宪去了蜀中仅一两个月,就已经深得蜀地百姓之心。
九月初一,宇文护又任命大将军、天水公宇文广,为梁州总管。
宇文广,乃是宇文泰从子宇文导之子。
宇文导,则是宇文护同父的二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