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中高级指挥官群体的自我批评能力很强。 二师的中校清楚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装备更新正在加速进行。 各军的试点单位已经完成了第一批人员的分流,第二批、第三批紧随其后。 副司令员在公开场合强调的含义,与A军陈啸虎借助战地进攻狙击强调的内容一致,只是这次的影响更为深远。 “很好,二师代表的理解很深刻,思考也很全面,希望你们能够言行一致。”中将寓意深远地说道。 “S军的代表,你来谈谈。” 再次点名。 S军的中校敬礼。 “是的,指挥官。” “刚才叶中校的分析非常全面,我会补充一些。 以S军为例,包括装甲、火炮、机械步兵、火箭炮、陆航、高射炮等主要作战单位。过去一年中,我们提出了十二项战术改进和三项新战术,根据数据模型,战术改良,提升了作战单位的战斗力,平均增幅在8%到12%之间。” “而这三项新战术完全出自新成立的陆航团。对现有的空地协同作战和火力利用率有了显著提升。” “A军在提升部队的机械化突击能力方面取得了16%的显著进步,达到了7%的增幅。” “但是,诸位同志,我想强调的不是这个。” “在过去二十年中,S军在战术创新方面逐渐减少,改进的幅度也变得有限,特别是在步兵班排战术方面几乎毫无新动作,包括轻武器的引入,也仅仅是在现有的编排上做了简单的扩充,并不意味着我军的战术已经无懈可击。” “实际上,我注意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80年代中南半岛的战争和91年M国发起的沙漠风暴行动期间,S军的战术更新达到了顶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S军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力,同时,缺乏自我推动的动力。” 中校用数据佐证,浅显易懂地展示了这一点。 金麦穗很满意,目光转向B军侦察营的营长。 “B军的代表,你也来发表一下看法。” B军侦察营的营长眨巴着眼睛,这位壮硕的黑汉说道:“报告,B军在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尤其是侦察战术方面,请求借调江白同志协助。” 嗯! 众军官愣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