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开皇盛世第三十四章洞悉-《逆隋》


    第(2/3)页

    “回公子,河东郡郡守为张续。”

    “张续,可有此人详细资料?”

    “公子难道怀疑此事张续也卷入其中?”吕沐霖一阵兴奋,到万荣本以为只是小事一桩,没想到会牵连到一郡太守,大隋地方分州郡县三级,实际上由于南北朝的混乱时期,州划分地愈来愈小,大郡的太守比小州刺史的地位还要高,河东郡属于中郡,太守已是从五品官员,而一些小州刺史不过六品。杨坚已有意将郡去掉,变为州县两级,只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实行。

    要说郡里对下面的县一无所知,肯定说不过去,张续至少也是包庇,或者干脆是同谋,不过,大隋有一百多个州,三百多郡,吕沐霖能知道张续是河东郡太守已是了不起,任他记忆超群也不可能记得所有官员的履历,听到杨勇问话,吕沐霖连忙拿出一本随身携带的书册翻看起来。不会一儿,吕沐霖脸上现出一丝笑容:“公子,找到了,张续是长安人,曾为道士。其堂兄张宾,开皇元年张宾

    献《开皇历》有功,张宾被调为华州刺史,则张续则守。”

    历法是皇朝的象征,杨坚在篡周前,打算以符命曜于天下,好为改朝换代作一些铺垫,向天下公开征召有识之士编写历法,当时有数人应征。其中有北齐的历官刘孝孙,深通天文地刘,刘晖,还有一个就是道士张宾。

    当时无论是刘孝孙还是刘,刘晖三人编地历法都比张宾更符合实际,准确,杨坚偏偏采用了张宾的历法作为《开皇历》。张宾的历法大力宣传杨坚有帝王之运,刘晖窥破了杨坚的心思,也转而支持张宾,结果刘孝孙和刘两人以“妄相扶证,惑乱时人”为由赶出京城,张宾获得完胜。

    天体运行,不为尧存.不以桀亡。张宾的历法极力迎合杨坚的帝王之道,自然免不了疏漏,却并不妨碍张宾得享高位,甚至其堂弟也因功受封。

    其实张宾武帝时就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当时周武帝正是采纳了张宾和另一个道士卫元嵩之言,于天和四年(569)令佛道二教辩论优劣。

    提起张宾,杨勇猛然想起一件事,当初卢贲到东宫诉说高颍等人地坏话。章仇太翼就曾道卢贲与元谐、张宾、刘昉等人过往甚密,想废了高颍,苏威等人,这一点也得到暗衣卫地证实,只是自己拒绝卢贲后,却没有见到他们再有什么后续动作,如今一年多地时间过去了。难道他们就此放弃了吗?

    从范。严两名御史对自己地发难。到发现万荣县令宇文成隐瞒自己地政绩,截留朝庭大量赋税。宇文成与宇文同族,宇文、梁士彦,崔弘度三人曾受尉迟迥重贿,平定尉迟迥后,这数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他们对朝庭是否有怨气?而宇文成的上司是张续,张续又是张宾的堂弟,张宾与卢贲、刘昉、元谐等人联系紧密,这些人野心勃勃的想取高颍,苏威等人而代之。

    将这些人串联起来,杨勇顿时大为震惊,这些人若是发难,规模虽然远远不如尉迟迥的叛乱,但尉迟迥地叛乱毕竟只限于齐地,而华州,蒲州,河东郡完全连成一线,最近的华州离长安不过数百里,可以说是大隋的腹心之地,造成的振动可想而知,何况他们在朝中还有元谐,卢贲、刘昉等人为援。

    “你们都下吧,我和沐霖单独有事谈一下。”

    杨石,刘虎等人心中都奇怪无比,从吕沐霖说出河东郡太守张续是张宾堂弟后,太子就一直沉默不语,难道太子还会怕一个道士不成,他们哪知道杨勇脑中已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

    待众人都退下去之下,杨勇才把自己的发现用茶水在桌子上划了出来,吕沐霖顿时凝重起来:“太子,若真如此,那我们就遭了,等于钻到这些人的中间。”

    “所以我们决不能动宇文成,万一打草惊蛇,这些人暴起发难,区区三百人,就是人人能以一当十,也不够他们塞牙缝。”

    “太子,是不是我们太敏感了,或许事情并不是那么遭。”吕沐霖还有一些迟疑,他毕竟年轻,虽然聪明,却没有经历过太多争斗,不明白为什么在大隋基业已稳地情况下,有人还敢铤而走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