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韩雍罢相-《明天子》


    第(2/3)页

    其实商辂本来就要与韩雍争夺首辅,只是商辂身上词臣的身份太显著了。

    虽然商辂也下去历练过,但是朱祁镇一想起商辂,首先想起的不是商辂的为政手段,或者什么政绩。

    而商辂连中三元的科举成绩,还有就是商辂在文笔上的出色,在主持明报之中的成绩,即便而今商辂在内阁之中对接的也大多是礼部的工作。

    这样一个词臣,朱祁镇实在是觉得不能托付大任。

    从这方面来说,商辂是成也三元,败也三元。

    正因为三元及第,朱祁镇培养的时候,就有意将词臣方面培养。这有利于商辂当初的晋升,但是到了争夺首辅之位的时候。

    却成为了巨大的阻碍。

    余子俊是刚刚代替徐有贞进入内阁之中,而今负责工部的事情,资历太过浅薄了。自然是不可能成为大明首辅。

    大明首辅之选,只能在丘浚与项忠之间决出胜负。

    韩雍推荐项忠,朱祁镇也是知道原因,因为项忠与韩雍是一样的,从地方上历任知县,知府,巡抚,总督。彼此之间相同的经历,在政治观念之上,也是有些相同的。

    两人都是现实主义者,对于新旧儒学冲突,什么公羊学,什么心学,理学等等,他们都是点头称是,但是心中大不以为意。

    他们在乎的不是这种理念上的高大上,而是现实之中的可执行性。

    他们及时反对朱祁镇的一些变法,也不是因为理念上的问题,而是现实之中有没有可执行性。

    项忠虽然不能说是韩雍的翻版,但是彼此之间政治理念也算是一脉相承的。

    朱祁镇心中也陷入沉思之中。

    说实话,朱祁镇属意丘浚。

    丘浚毕竟是朱祁镇一手提拔出来的。朱祁镇很多变法思想,都是基于丘浚的思想。

    丘浚的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最基层的治理经验也是有的。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承认。

    宰相出于州郡。这一句话是正确的。

    真的从下面一层层厮杀上来的大臣,或许在其他方面有些缺点,就好像是韩雍一般,对很多政治理念什么的,并不敏感。

    但是执行能力,是真的很强。

    这也是为什么,朱祁镇选来选去,最后将变法这样大事让韩雍负责的原因。

    对于韩雍来说,各种理念冲突,该怎么做?对未来的大明进行顶层设计,或许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完全执行下去,却是他的拿手好戏。

    朱祁镇犹豫了几分,说道:“卿觉得丘浚不行吗?”

    韩雍说道:“这就要看陛下了。而今朝廷大事有数项,曰重新清丈。曰推行商税,曰南洋封建。每一项事情,都是万千繁杂,千头万绪,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上面,项忠是能力优于丘浚的。”

    “如果陛下,想与民休息,修养生息。则以丘浚代项忠,并无不可。”朱祁镇听了,心中微微一叹,就知道韩雍算计他算计到骨子里了。

    或许这也算不得什么算计,无非是十年君臣想得的彼此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