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坐。”王逸说着,话锋一转:“接下来,星逸地产部门继续全国拿地。眼下的1000万平土储根本不够,只有几大巨头的零头。” “接下来,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强势新城区,疯狂拿地!” “只要位置好,有发展潜力,只要价格合适,尽管拿地就是,大量拍地!” “只要地方给的优惠足够,咱们复刻济州的模式,去建商业,建产业园,建一座新城,也不是问题!” “到今年年底,我们星逸地产的土储数量,要从现在的1000万平,增加到2亿平!” “明年从2亿平,增加到4亿平。” “后年上半年,从4亿平增加到5亿平!” 闻言,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1000平暴涨到5亿平! 足足50倍的暴增! 实在是不可思议! 更主要的,5亿平方米的土储! 什么概念? 是当下地产土储第一巨头恒大的三倍! 而且恒大很多是三四线城市,而星逸科技则是一二三线城市,那含金量更高,成本也更高。 一时间,所有人都震惊了。 董事长疯了! 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王逸笑道:“怎么?大家有话说?” 众人面面相觑,却是不敢言语。 “尽管说就是。”王逸平静道。 其他人还是继续沉默,良久才有人站起身来,正是胡天宇。 只见胡天宇深吸口气,神色复杂道:“董事长,5亿平的土储量,太多了,是当下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四大巨头土储总量之和!太多了!” 王逸淡淡一笑:“这话对,也不对。咱们的5亿土储量,是接下来三年拿地的总和。接下来几年,恒大,碧桂园,绿地的土储量都会继续增加,或许这两年的增量不多,一年只有三五千方。但两年后大概率会飞速增加,数倍飙升!” 王逸可是清楚,接下来几年,恒大等地产巨头,都会持续拿地。 而且拿地规模越来越大。 2013-2015年地产低迷,地价低,都不愿意拿地。 即便是恒大碧桂园,一年也就拿地2000-4000万平方米,每年开发2000-4000万平方米,基本维持平衡。 但2016-2017年,楼市火热,地价上涨,各大地产商都开始疯狂拿地。 恒大、碧桂圆一年拿地1亿平方米,1.5亿平方米,都是基操。 即便2018年地价高峰,他们也会拿地七八千万平方米。 哪怕是万科,龙湖,那几年也会大几千万平方米地拿地。 可以说,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白菜价,几大巨头都不愿意多拿地,一年1000-4000万平方米意思意思,维持平衡就行。 可2016下半年-2018年地价贵了,一年大几千万平方米,上亿平方米地拿地! 结果就囤了大量的高价地,最后悲剧收场。 而王逸恰恰相反,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低,趁着最后的白菜价,疯狂拿地,一年两亿平方地拿地。 一次性拿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土储。 等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地价翻倍飙升,王逸停止拿地。 低买高卖,这才是合理的投资策略。 而且,哪怕接下来三年拿下五亿平方米的土储,依旧赶不上恒大、碧桂园他们未来五年的土储总量。 何况星逸地产的五亿方土储,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土储,并不是特别恐怖。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看好国内楼市,未来地价和楼价,都会有大幅度地飙升?” 胡天宇忍不住问道,心中想了很多。 但凡董事长不这么认为,都不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一次性拿地5亿平方米! 这太恐怖了。 只有对国内楼市有着充足的信心和信任,才会这般疯狂,这般激进! 王逸笑而不语:“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未来的事都说不准,但我相信国内经济的发展,也相信你们拿地的眼光!” “尽快行动,不得有误。记住,是核心新区,各个小组迅速行动,提报拿地计划,联系当地迅速推进。” “是!”众人纷纷应道,不敢多说。 至于资金? 更不是问题,拿了地,抵押贷款套现出来,继续拿地就是。 一年2亿方的拿地,即便都是二线城市的新区,地价很低,2亿方也要上万亿资金。 若是全部现款,根本不现实。 星逸科技砸锅卖铁都买不起。 但是无所谓,土地本就是资产。 星逸地产花钱拿了第一批地,完全可以抵押贷款,然后用贷款的钱再去拿第二批地,再抵押第二批地进行贷款,去拿第三批地…… 如此循环往复,只需要第一批地的资金,就能拿下2亿平方米的土储。 虽然背了大几千万亿的贷款,虽然贷款利息都不是一个小数,但是无所谓,2亿方土储的价值远远高于这大几千万亿。 并且当下楼市低迷,地产商都不愿意拿地,王逸这个时候出手拿地,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还能获得地方银行的贴息补贴,拿下更低的利息。 等到后年下半年,房价坐上火箭,数倍飙升,王逸手中的土地价值也会数倍飙升。 万亿会变成五万亿。 五万亿会变成25万亿。 到时候,之前的利息,贷款,都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而有了这5亿平方的土储,星逸科技成为比肩甚至超越恒大碧桂园的第一地产巨头,再借着2016-2021年的黄金周期,迅速出货卖房回款,利润没法算。 到时候欧米要打科技战,他们想打多久,王逸奉陪多久。 5亿平方米的土储,还是白菜价买的,后续单是地价增幅都是天文数字,可以说,王逸有的是钱。 根本不怕所谓的科技战,金融战。 尽管来就是,王逸全接下。 烧钱都能烧死欧米巨头,都能熬到米元崩塌,熬到老米经济危机!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地产各个小组迅速行动,在全国各地的一二三线城市,开始疯狂拿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