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逸摆了摆手:“没事,之前的超极本售价太贵,现在降价反而符合市场规律。只是这样的价格,咱们CPU自研有绝对利润,友商可没了。咱们不怵,友商就赔本赚吆喝吧!” 朱长林点点头:“看来几大友商打定主意,超极本不赚钱都要围堵我们,然后通过其他笔记本和台式机赚钱,这些方面我们市场空白,他们一分钱没降。结果就导致,原本价格超高的超极本,反而和普通笔记本售价都差不多了。” “还真是看菜下碟啊。咱们做超极本,为了干我们,他们超极本两三千地大降价。咱们不做普通笔记本,不做台式机,不做一体机,他们一分钱不降,继续卖高利润!” 王逸笑了:“只是哪能让他们如意?通知工厂,咱们也上线台式机业务和一体机业务,全面干他们!” “还有显卡也得加速,游戏本的研发也得全面加速,等到显卡落地,直接推出星逸游戏本X1!” “我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全面跟着价格战!” “这办法好!”朱长林心情大好:“咱们自研CPU,成本低,同样的售价,友商不赚钱,咱们也能有不错的利润!” “超极本业务如此,台式机,游戏本,都是如此。” “咱们再推出台式机,游戏本,那真没友商什么事了!” “他们想继续大降价,都不现实。” “没错,他们可没有打价格战的底气。”王逸说道。 笔记本市场很卷,以后只会更卷。 星逸科技入局晚,只能拼出一条血路。 像是星逸S1,配置更好,性能更强,服务更到位,售价比友商便宜两三千,这才销量暴增。 但凡售价贵上一千,销量都不会这般大爆。 没办法,毕竟第一款产品,定价太高了,根本没戏。 消费者不认可。 也正是因此,星逸超极本S1 4999 6999 7999起步。 就是担心新业务,售价太高了,销量好不了。 却不想,王逸定价保守,友商全部跟着大降价,不赚钱都要围殴星逸超级本。 只能说行,真行! 作为礼尚往来,那王逸只能开大招,往死里卷! 手机平板笔记本这类东西,核心竞争力除了配置就是系统。 配置方面大家差不多,售价也差不多。 差距就是系统! 手机和平板领域,星逸科技有自研的XOS系统,吊打安卓,有着绝对优势。 哪怕售价高,用户为了XOS系统都会买买买。 但是笔记本不同,Windows系统有着绝对统治力。 不管是苹果的MAC OS,还是星逸超极本的XOS系统,都只是互补,无法完全取代Windows。 最起码现在不行。 说白了,用户可以不用XOS,可以不用mac OS,但是不能不用Windows。 更不会为了XOS系统,加价买星逸超极本。 这不现实。 加上又是第一代产品,第一代CPU,王逸只能选择一个比较美丽的价格,能保证不错的利润,又能保证销量。 先把星逸超极本和自研CPU的销量做起来,体量拉起来,那星逸超极本和自研CPU也就立住了。 却不想,友商竟然那么疯狂,宁可不赚钱,都要围堵星逸超极本,都要干死星逸科技。 那王逸也只能礼尚往来,提前把台式机,一体机,游戏本,全部做起来! 全线和各大友商开战。 友商越不想让星逸笔记本做大,那王逸就偏要把星逸笔记本做大! 最起码做成第二个苹果! 现在的自研CPU对上英特尔+英伟达的组合,目前没多少优势。 但以后就不好说了。 一旦星逸科技自研的GPU性能大爆,那对上英特尔+英伟达的黄金组合,都不是问题。 前世的MAC笔记本在2020年开始销量暴增超过30%,年销量直接干到了2600万台。 究其原因就是苹果自研的M1芯片,非常强大,并且功耗低,使得MAC的性能飞速飙升,销量也激增。 同样,等到星逸科技自研的GPU变得强大之后,集成自研CPU+自研GPU的星逸笔记本,也能性能飙升,超越英特尔+英伟达的黄金组合,那销量也会节节攀升。 这都是肯定的。 “董事长,放心,游戏本我们本来就研发了,只是自研的GPU不够强大,所以游戏本业务被迫搁浅,暂时无法退出。” 朱长林说道:“实际上星逸游戏本已经研发完毕,就差GPU了。” “那就再等等,星逸GPU那边比较顺利,中高端GPU很快就能问世。” “好!”朱长林应道:“台式机那就更简单了,咱们先进一批英伟达或者AMD的显卡,就是。” 王逸摆了摆手:“不用,咱们的中端显卡预计下个月流片,不出意外八月份就能量产,到时候直接推我们自己的CPU+显卡!还有一体机,也推,和联想他们全面开战!” “是。” 显卡这个东西,销量最多的还是中低端显卡,至于90系的高端顶配,那销量真的不多。 没办法,太贵了! 即便是十年后,买的最多的也是4060,4070,而不是4080,4090。 同样,只要星逸科技自研的中端显卡做出来,对标即将发布的英伟达GTX 970足够了。 2000多的GTX 970才是热销主力,至于3500+的GTX 980销量反而不多。 让人意外的是,联想等品牌都官宣开始大降价,但对星逸超极本S1的影响,并不严重。 尤其是白天,618大促还没开始,联想等超极本的大降价都要晚上8点之后才开始。 而星逸超极本S1的618大礼包活动,白天就开始了。 快了这大半天,那就是两个结果。 更主要的,星逸S1超高的颜值,也让很多人青睐。 十年后买笔记本,大家都会很慎重,会看配置,看评测,看评价,甚至去店里多次体验,详细对比,犹犹豫豫半个月,才下手。 但在2014年,买笔记本没那么多策略。 相反,很多人都是看品牌,都是道听途说,觉得好就直接下单。 说白了,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具体配置和性能。 甚至很多人觉得,只要是i5就比I3好,哪怕二代I5都比最新的四代i3强多了,然后直接入手了二代I5。 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女孩子本就对数码配置了解不多,会这样认为,实际上,很多男孩子也这样认为。 尤其是家里之前根本没有电脑,上了大学,第一次买电脑,懂啥? 啥也不懂。 只会觉得I5就比I3强。 至于说评测,看配置,看参数……那都是多年后的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