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质疑-《古代庶子生存指南》


    第(2/3)页

    紧接着着重论述诸君子与王驩的种种交际有所图,阐述“克己复礼”的思想核心,最后论述与小人之交和以君子之交的策论,整篇策论文理精透,笔笔有致,用字老辣,堪称上上之作。

    “学究,如此佳作,为何闻兄只拿到第三名,莫非其中另有隐情。”

    听到这话,学究叹口气,把答卷翻到诗赋篇,众人阅读之后,才知其中关窍,原因无他,怀泽的诗赋辞藻有些华丽,不符合书院整体的审美。

    但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其实如果这些诗赋在科考场上,成绩可能会比如今好些,毕竟不同考官的喜好不同,可这里在书院,怀泽未免不知变通。

    不过经此一事,怀泽在同窗和学究心目中留下了刚直不阿、不取悦奉承的印象,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些怀泽自然是不清楚的,获得进入御书楼权利的第一时间,他就申请进入了,因着只有五天的期限,所以下课之后怀泽直奔御书楼,就像一只进入米缸的老鼠。

    御书楼收藏了自书院建立之日起所有的朝廷赠书,有很多珍贵的民间捐赠也被收录在内,目前的藏书已经超过了五千本,怀泽拿出在科考场过夜的劲头,废寝忘食,尽可能多阅读些书籍。

    只可惜这些书籍既不能借出,也不能抄录,怀泽只能尽量记住,等从御书楼出来之后再默写下来。

    五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御书楼的老师宣布本次阅读时间结束的时候,怀泽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神情落寞的样子活像失恋了一般。

    挨过了夏天,王轻舟的请假频率终于降低了,因着他前些日子落下不少课程,怀泽专门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看。

    王轻舟拿着手里的笔记,发现里面条理清晰,字句精炼,尤其是学究讲到一些重点问题的时候,怀泽都会做标注,倒是省下了他不少时间。

    有上一世考试的经验,怀泽结合这个时代的考试要点,着重记录课堂内容,用学究的话来讲,虽有失文雅,但着实实用。

    为了表示感谢,王轻舟特意邀请怀泽去爬夫子山,怀泽欣然同意了。

    夫子山是砀山山群的组成部分,砀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而夫子山得名则是相传孔子曾在此避雨讲学,因此夫子山几乎成了书院学生必去的景点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