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制定的战略也是内部坚守,外部抽调兵力合围,进行内外配合的扫荡。 而实际作战中心,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处境很微妙。 看似有五六千兵力,却分散在沿途的桥梁、隧道等坚固碉堡内。 每个碉堡驻扎几十人不等,导致兵力分散,难以统一调度。 在碉堡附近,八路的阻击队伍露头,摆明了告诉日伪军。 缩在碉堡内可以,敢出碉堡就打。 作为主攻部队,新一团的主力略作休整后,向铁路沿线的桥梁进攻。 大型据点驻扎兵力是二三百人,小碉堡驻扎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在丁伟的考虑范围。 两门步兵炮分别配合1营、2营作战。 拔除碉堡跟炮楼,连夜作战。 丁某人此刻在手电筒的照耀下看着地图,制定进攻计划,手上的主战兵力分配了多个进攻方向。 后勤人员,将子弹、手榴弹、炸药包送至前线部队手中。 同时还感受到了破路炸桥的魅力所在。 【摧毁芦家庄段铁路线,意外获得托卡列夫TT-33手枪3000支,配套手枪子弹60万发。】 【摧毁和尚足段铁路线,意外获得82毫米迫击炮6门,配套炮弹1200发。】 破坏铁路的收获,比破坏公路的收获可高多了。 丁伟神色如常,内心却已经大为震撼了。 手枪不用多说,3000支手枪,能够给每个战士都配一把了。 白刃战的时候,班长、排长等军官多佩戴一把手枪,8发子弹,威力大,射击稳定。 足够应付拼刺刀的危险场面。 很多时候,厮杀惨烈,一把手枪足够结束负隅顽抗鬼子。 比拳头、牙齿方便多了。 迫击炮收获6门,新一团满打满算就一门迫击炮,炮弹更是紧张到个位数。 正儿八经的使用迫击炮是搞火力压制,一分钟速射15-25发炮弹。 得到这两类武器加持,能加强白刃战交锋能力,给班长以上军官、神枪手各配一把手枪,方便在肉搏交锋中射杀鬼子。 增强营级火力,6门迫击炮可以偷偷组成一个迫击炮连。 遭遇作战、阻击作战,绝对能让敌军大吃一惊。 【摧毁铁路桥梁一座,意外获得1门120毫米迫击炮,炮弹180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