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前线的情况传到丁伟指挥部,让人忍不住呵呵冷笑。 真是滑稽啊,打仗以来还没碰到这种情况。 8纵率先挑选的目标是梨树沟的暂50师,刚刚把前卫部队压过去,对方就果断的溜走了。 气不过的大黄,当即调转枪口,收拾远一点的暂22师。 结果22师跑得也不慢,迅速的脱离追击。 并在山区内玩起了兜圈子。 三股兵力追击了十几天,战斗没打起来,累的够呛。 暂编22师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驻防地点,杨家矿区。 这儿曾是满洲时期开发的矿坑,鬼子占领后增强了防御工事,并扩大了开采规模,同时能够容纳万人开采。 厂房、工事、矿坑等都在,适合作为驻防部署。 兄弟们实在累了,不愿意在山沟里跑了,决定在这里坚守一下,让奉天安排兵力支援。 “好,太好了,锦承铁路出现了转折。” 陈总参当即召集了主要的人员,商谈该安排哪支队伍支援,要以杨家矿区为饺子馅,安排支援兵力是饺子皮,做一次包饺子的战术。 把赤军的8纵、9纵包围起来歼灭掉。 对于支援,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都不愿意主动出击,更愿意坚守在重城。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新调入东北地区的49军,本是东北军出身,被陈长官点了将,想让该军的79师跟105师派过去支援。 郑洞国实在忍不住了,提醒这位空降的行辕长官,你咋想一出是一出呢。 “陈长官,原有的两个师刚刚被敌军纵队兵力打击,这时候再安排两个师过去,会不会有些不妥?” 暂编22/50师被追着一通乱打,在山区跑了十几天。 现在又安排2个师过去,这不是纯送菜呢。 要打就多安排兵力,兵家之大忌,就是这般逐次增兵。 并不是说这个战术不行,得结合实际情况,有些情况下适合逐次增兵,将战斗拖入焦灼。 有些情况下不适合,就像现在,送2个师过去了还不够,还要再送两个师进八路的地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