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回答好了,升官加爵是常事。 万一要是没回答好,回去重考,或者脑袋不保也是有的。 此刻,四爷召了一个文科进士进来。 那人穿着一身灰蓝色布衣,大约四十来岁的模样,他走到了大殿中间,朝四爷行礼,“奴才叩见皇上。” 不过是行礼,他说话就有些颤颤巍巍。 平生还是头一回和皇上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光是这个,就让他紧张不已。 四爷闲适地看着这名进士,淡淡问:“你为何参加科考啊?” “......”这名男子一直是科考成绩较好的一名文科进士。 但他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说皇上问他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他倒是能对答如流。 可皇上居然问他为何科考,他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思考良久后,他才回答:“回皇上的话,奴才科考是,是为了给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一个交代。” 听到这话,四爷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就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 他在这名男子的档案下,写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几个字,就将册子合上了。 苏培盛站在四爷身旁,看得清清楚楚。 七品官,只是个小官而已。 同时,不由得在心里吐槽。 这个人光会读死书有什么用。 一句话就把话给聊死了,皇上还怎么和他继续聊下去。 皇上问句话,都答非所问,答不到皇上心坎里去。 亏他还是文科进士,说话的艺术还不如他这个太监大总管呢! 要是皇上问他为何当太监。 他才不会说什么“就是为了 给数十年的太监生涯一个交代”这种屁话。 当然得说“是为了忠心侍奉皇上”啊! 这名进士出去后,下一个进来的,是一名武科进士。 此人穿着一袭茶色的长袍,身躯魁梧,孔武有力,瞧着三十有余。 待他行礼后,四爷又问了类似的问题,“习武很辛苦,还会有一身伤病,你怎的会想着习武?” 能考中进士的,实力都有,他就不问什么专业性的问题了。 只是想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看看他们的为人。 这名男子倒是没有过多的思考,就直接回:“奴才小时候就比同龄人高大,经常跟人打架,爹娘看我是块好料子,就让我去习武,我就开始习武了。” 说到这,他挠了挠后脑勺,有些窘迫地道:“不怕皇上笑话,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孝敬父母,最好还能当个官儿,再娶个贤惠的娘子,生好些个小崽子。” 此话一出,苏培盛站在身旁憋笑憋得很难受。 习武之人,大多都把精力花在习武上,没时间读书识字。 所以,通俗来讲,习武之人多是文盲。 这导致朝中大臣有个鄙视链。 文官嘲笑武官是文盲,粗鄙野蛮,不讲道理。 武官嘲笑文官只会纸上谈兵,是贪生怕死之人。 真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四爷身为皇帝,听了男子的话后,倒是爽朗一笑。 “好,有颗仁孝之心是好的,但是,往后在朝中为官,可不能意气用事,跟人打架。你的力气要用在战场上,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 在这个吃不起饭的朝代,有太多太多可望而不可及的欲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