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河阳王(中)-《落灯花》


    第(2/3)页

    等众人散尽之后,他自己又独自饮了一会儿茶水,再听了个茶楼里卖喝歌女的小曲,他才意犹未尽的晃悠悠的走回去。

    为人作了保有和一砣砣的笃信之言,这个张千发自然不能在众人和同行的面前落了自己的面子,丢了说话的威信。

    张千发的一门子心思,仿佛就转落在了他的这个大姑爷赵大熊的身上。虽然他不能日夕夜唠地在赵大熊的耳边吹吹枕风,和赵大熊秉烛长夜大谈一些米市上的事情,经营钻钱之道。但是张千发的言语间,好像早已转落在了他的独女张氏身上。

    那时,只听张千发故作酒意糊涂地叹道。“女儿啊,都说女婿是顶半个儿子用的。你看爹这个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命根,说不定那天就撤手人寰了。而今你也嫁得如意郎君,富贵有加。就是爹爹这把老骨子还没有为父老乡亲们,左右街坊,同行,做得一点点的好事。老爹这心啊可是挖心窝子的痛呐,你能不能替爹爹想个法子,让姑爷大人在粮道之事上为低父乡亲们谋得一点好处啊?”

    张氏是个灵利聪慧的女子,听得老爹说多了这米市上的事情有,自然知道老爹话里其中意思了,连忙安慰道。“爹同,你放心,这事儿包在女儿身上,必让夫君为爹爹之事谋得两全其美。”

    尽管张氏明白老爹的意思是让她教唆赵大熊在粮道之上,能为自己的这一些老同行老邻居钻得些沾油带水的利益,或者偶尔做一些偷樑换柱假公济私的勾当,实在不行也得为老丈人这张老脸讨个偏门侧漏的私事,为她爹这张老脸贴一贴金泊,装一装门面。

    等张氏把这话一字不漏地转述给赵大熊听的时候,这个赵大熊自然明白张氏突然之间向自己吹说这些枕边风的根源,就是老丈人张千发的意思。但赵大熊倒也是个忠厚老实之人,听了张氏的枕边风倒也不好意思决意回绝了老丈人的心机。毕竟,自己今天的全部所得皆源于老丈人的一场真心恩赐。

    于是,赵大熊就开始不明不暗地为老丈人张千发,在粮道之事上谋划下了一条偷樑换柱假公济私之计。其实不是赵大熊估料不到这样做恶的结果,他这样做肯定是剑走偏锋,主意就是在还人家当日伯乐智识千里马之恩。

    可是,这样一来,虽然张千发的面子有了,对同行和左右街坊的承诺也实现了,白花花的银子也随着赵大熊在粮道之上暗中的调度如潮水相涌而来。

    但是,这样的风声火熄的消息也慢慢流传和扩大开来,一点一点在米闹和粮道之上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

    话说打自梁王府钦点了赵大熊这个粮道总管之后,开始倒也是担心憔虑了一翻,但是随着赵大熊在粮道之上事毕躬亲兢兢业业的表现,滴水不漏的严防死守,不讲情面的雷厉风行,倒也让梁王去了先前的多余心病。

    如此一来,赵大熊在粮道总管这个位置上把梁王义代的事情做得有条不絮,有生有色,总算为妹夫争了一口气。先前那些反对梁王如此用人的臣子,眼见人家赵大熊没沾着一点梁王的便宜和好处,你再整天这样叨囔下去,那不就是显得自己是嫉忌贤能的小人了,这样的事儿对于那些官场上的老大爷们自然是闭口不提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