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百般狡辩-《落灯花》


    第(2/3)页

    “哈,哈,可笑,真是可笑之极。天下之公理,岂能让尔等小人在此胡言乱语?谁又能听信你一个黄毛小儿在此信口雌黄呢?”梁王又讪笑着驳斥道,全然是一副无所懁惧的样子。

    等梁王笑意犹醇,他又冷冷地睥睨了李秋生一眼,阴恻恻地说道。“李秋生,你莫要忘记了,你是一个已死之人。如果你还要活生生地把自己还生着在这个世上的消息传场出去,只怕你也难逃这法网关系。远的姑且不说,近的你如何向天下一众人交代啊?”

    “半年前,你就该是个断头鬼了,可你现在还活着?这你又如何向天下人解任释啊?国主又该如何佂罪擅自放生抢劫天下皇粮的盗贼山匪啊?”

    “梁王啊,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朕自有主张。”国主李天昭这时在高堂之上,言之确凿地说道,好像已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嗯,皇儿说得对!衰家决不让皇室的子孙沦落为断头案上的无头尸。”太后梁氏在李天昭之言刚刚说完之后,已经完整地补充上了这一句。顿时噎得梁王盯大眼睛愣在了那里,久久没有回缓过神气来。

    整个朝堂之上似乎静静沉默了一会,才听得有人从中打破了宁静说道。“臣敢问国主如何定夺这个李秋生就是先兄长的遗孤呢?谁都知道当年河阳王飞狐岭一战已是全军覆灭,尸无遗骸。国主若要想给这个李秋生一个明确的身份,恐怕是天下最难办的事情之一。”

    “若是国主和太后还没有确定这个李秋生就是河阳王的遗孤之前,就给一向忠心耿耿护卫朝纲的梁王套上不忠不教不义的罪名,恐怕是难以服众的了。臣担心因为此事,会引起天下谣言四起,朝野振荡。届时一发不可收拾,还是请国主和太后三思而后行。此事若无真凭实据,万不可张扬天下。”

    众人抬头一看,此时敢于发言的人是谁?不想一睹之下,众人又全然失望了。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与梁王鼻息相通的磊副相。此时,他已越众而出,跪伏于朝堂之上,摆出一副决不可乱认亲的样子,很是忠肝义胆一般,让人渍渍称奇。

    李秋生一眼怒视之下,突然恶狠狠的对着磊副相光汹道。“你这个枉为朝中副相的奸孽小人,今天我李秋生总算亲眼目睹你这个奸贼的芳蓉姿貌了?原来你也不过是如此一个不堪形容的恶贼。我和你的新仇旧恨还没有清算呢?现在你又钻出来乱搅扰屎棍了。可恨!真是可恨,真真可恨!”

    当着众人的面光了,磊副相被李秋生这么没头没脑的一通诅咒,心里已是七上八下如同吊着十五个水桶凹凸疙瘩一般,早已没有了先前那一副温文雅尔的笑容。他一反常态地盯着李秋生怒骂道,“李秋生,好你个奸贼恶徒,你先别得意得大早。只要有我磊副丰在一天,你就休想脱得了这一个奸贼恶徒的罪名。”

    “就算你不来找我磊某人,我磊某人也会去找你的。一个已死的奸贼恶徒岂能有起死回生的本事?肯定是朝中有人和你们暗中勾结,互为利益而妄置国家法令而不顾,私放死囚。这等害国害民之人,我磊副相岂能容你在朝中做恶,枉为人臣。”

    听得磊副相这么文皱皱的一说,李秋生不怒而冷笑道。“磊副相,你这话正好说中了我的心思。对你这等做恶之人,岂能在朝堂之上枉为人臣呢?我一定要揪出十多年前那一幕黑案,为我爹娘洗刷冤屈。如果证明你磊副相参与了当年和祸害之事,我李秋生必定要手刃你这个贼人奸徒,为国为民除害。”

    令在场的所臣子和李天昭以及太后梁氏没有想到的是,磊副相居然敢在这样的场合和环境下挺身而出,死力为梁王解脱一翻。但是这似乎已是强弩之末了,一个区区磊副相又如何能阴挡得住太后这般认亲归宗的心思呢。

    所以不等磊副相说完作礼而退,太后梁氏应高堂之上冷冷地笑开了。“磊副相啊磊副相,你的所作所为衰家不追究你便罢,若是追究起来只怕是你这一生再无生还之日。就算用你十世的责孽来偿还,也未必能够偿还得清楚了。”

    当廷听得太后梁氏这么一叨囔,磊副相马上又走上前来跪伏假泣道。“太后啊,你此言可真是伤了臣的一片忠心啊?臣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朝廷君主。可太后为何偏偏为了一个没有名份的李秋生这样拆煞臣的忠心呢?你这样做岂不是让天下的士人都寒了心吗?谁还愿意为你李家王朝卑躬屈膝呢?谁还愿意为你鞍前马后,再做一个鬼垒奴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