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农具-《三国骑砍》


    第(2/3)页

    来敏去益州避难,南阳又长期遭受战乱,后十来年时间里又受控于曹魏,所以来氏家族对南阳乡党的影响有限,父祖积攒下来的人脉并没有继承、经营。

    不杀来敏,纯粹是不想染血开一个坏例子。

    田信忍住怒火没杀来敏,不是怕来氏家族影响力,更不是怕南阳乡党,只是不想在关姬、刘备面前杀人,也不想开启擅杀大臣的头。

    刘备不杀来敏也是一样的考虑,不想开一个恶劣的头。

    不然杀来敏泄恨事小,眼前固然痛快,也会给田信埋下长远的祸患。

    为了消除这个祸患,田信不肯牺牲自己……那只好杀更多的人。

    正是珍惜这种宝贵的气氛,来敏才有恃无恐。

    “杀之无益,后患无穷。”

    田信随意回答一声,脑子里还在想孙权、潘商议变法的情景,脑袋里自动带入嬴渠梁的刚毅、硬朗、豪爽气质……只觉得怪异非常。

    “是呀,杀之无益,幸好孝先当日忍耐克制,不然会陷陛下于两难。”

    关平兴趣乏乏朝仓库外走,田信跟上,就见关平手里递来一小团帛书,接住抖开只有几十个简体字,内容就一个。

    丞相诸葛亮以‘来敏疏狂乱群,甚于孔文举’之由,罢免来敏太子家令一职,还勒令闭门思过。

    刘备不好处置,田信肯定会记仇,早早处置来敏,事情也就揭过,没必要为一个来敏去跟北伐集团闹别扭。

    为掩饰、压盖潘身上的污点,太多的人跟着倒霉,到头来没保住潘,潘还出走江东,荆人种种幸苦付出如同一个笑话。

    潘有干才,又年轻,值得保护,可来敏呢?

    关平迟迟不见田信给准话,就问:“丞相处置,孝先可能满意?”

    “尚轻。”

    田信将帛书递还:“我不杀人,依旧禁锢来氏子弟、门生故吏仕途。”

    摧毁一个经学家族,禁锢仕途就可以了。

    汝南袁氏之所以发展迅速,就在于投机、站队的技能优秀到爆炸,几乎没犯过错,逢赌必赢。

    袁氏世治《孟氏易》,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又有庶流子弟在宫中担任……中常侍,几代人积累威望、人脉,到袁绍兄弟时已经达到质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