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工程结束的最后一天,杨二娃实在没忍住,红着脸跑到尤语跟前。 紧张到快爆血管了,一开口却是:“能,能不能买,买点你家菜苗啊?” 要了老命了,硬撩的话在他口里滚了无数遍,始终是张不了口。 抬头看到脖子都红了的山寨版黄渤,尤语忍住笑,问道:“你想买哪样苗嘞?” “呃,我,我家一片山只种过玉米、红苕,还有地瓜儿(学名沙葛)。 玉米和红苕用来喂鸡喂猪,粮食猪一斤要比吃饲料的贵一块多钱! 我家山上的红泥巴种出来嘞地瓜儿,皮薄、肉嫩、甜的很。” “地瓜儿卖好多钱一斤?”江县人吃地瓜儿都是当水果一般生吃的,看来那高山红泥巴就不是种蔬菜的土质咯。 “好的时候卖两三角,相因的时候卖一角。”杨二娃老老实实的交待着,说他家一片山的地瓜儿,一年能挖一万多斤,最多也就卖三千块钱。 周柏山不通水泥路,盘山公路又窄,货车都开不上去。 山里人卖啥都靠人背下山,挣得真是血汗钱。 看看人家尤沟扁村的平原肥土地哟,还种啥几十块钱一斤的贡菜,嫉妒得他们眼睛都红了。 尤语挠头,她的关注点基本在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菜蔬上,便宜粗粮压根就没考虑过。 想到她大姑爷日落西山的烤红苕生意,还是决定帮帮忙。 “这样,我帮你找找看,不过我买的种子要比一般的贵好几倍。到时候育出来的苗也不是普通价。” “只要苗好,贵点不怕啥!”杨二娃没想到,歪打正着。 人家小姑娘真愿意帮忙,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搁浅下。 能让父母和哥嫂种地多卖点钱,就是他家的贵人! 还给尤语留了一个程师傅的手机号,说是打他师傅的手机就能找到他。 恋恋不舍,总归还是要离开。 耗时整整一个月,尤爷爷的乡村平层洋房顺利竣工啦! 远眺尤家小院,白墙灰瓦,坡平屋顶,平凡里透着一股子独特。 一米五高的围墙,墙裙贴的是黑灰色的仿古瓷砖。 黑色简约大气的铝制庭院大门,宽4.5米,高2.5米。 以前的正房是坐北朝南的好方向,翻修后往前平移,增加了纵深空间。 倒过来7字,竖着的一溜四间缩短成了三间。 有了围墙后,以前空着的右侧被围墙包了起来,做成了一个开放式车库。 第(2/3)页